首日开盘暴涨50% 瑞幸咖啡打响资本市场的新战役
2019-05-18 18:46:01来源:投中网编辑:鹿鸣君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首日开盘暴涨50% 瑞幸咖啡打响资本市场的新战役
“咖啡这一场仗打得漂亮,一气呵成,炮火充足。”谈及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曾经如此评价。
现在,瑞幸咖啡打响了资本市场的新战役。5月17日晚间(北京时间),瑞幸咖啡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开盘报价25美元,较17美元发行价上涨47.06%,盘中一度涨至49.5%,截止收盘,瑞幸咖啡报20.3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9.88%,市值为47.4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发稿,星巴克市值为955.76美元,为瑞幸咖啡的20倍。
“目前星巴克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市值都是中国消费者贡献的。瑞幸的未来,还有很大的可能性。”瑞幸咖啡最早和最大的外部机构投资者——大钲资本董事长黎辉告诉投中网。
18个月,瑞幸咖啡刷新了国内企业IPO的速度。敲钟现场,站在三名咖啡师旁边的是两位瑞幸咖啡的关键人物:CEO钱治亚和董事长陆正耀。
纳斯达克不是终点。这家曾号称“(在国内)打败星巴克”的中国新兴咖啡品牌或许有着更大的野心。“可以把瑞幸咖啡对标成没有物理货架的7-11,只是相比而言,瑞幸咖啡的商品SKU不会太宽泛。”黎辉对投中网说道。
然而巨大野心之下,质疑也随之而来。
作为一个新兴咖啡品牌,瑞幸咖啡为什么敢叫板传统咖啡巨头星巴克?它又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内便获得29亿美元的估值,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独角兽?为什么能在高额亏损的情况下,瑞幸咖啡依旧疯狂扩张、并维持“烧钱”补贴?
而在新战场上,瑞幸咖啡要面对的是,上市之后,靠什么守住华尔街的期待?
烧钱与狂奔
“再次重申,亏损符合我们的预期,通过补贴快速获取客户是我们的既定战略。我们会持续补贴,坚持三年到五年。”钱治亚在瑞幸咖啡IPO当日说道。
这样的亏损模式与资本逐利的思维看似背离,但投资人押注瑞幸的原因,却也在趋于合理。
“瑞幸的上市为投资人的获利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模式,而星巴克目前的成熟程度又不支持它降价打价格战。”某零售领域投资人告诉投中网,“瑞幸作为一个‘手握巨款’的公司正面在美国资本市场挑战星巴克,结局会是什么,我们尚且不得而知。”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对投中网表示,自己正是看重了其在中国新基础设施背景下的技术创新,即瑞幸咖啡打造的模式——“数据咖啡”。
“简单一杯咖啡,后面就有物联网、物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支撑。”刘二海称,在他看来瑞幸咖啡是商业史上客户关系的革命,开启了商业世界中所有客户与商家直接沟通的时代。
这与黎辉口中的“成本结构变革”不谋而合。“我们投这个项目的商业逻辑就是,它从效率上改变了传统餐饮连锁的成本结构,最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黎辉告诉投中网。比如,它不需要开在星巴克一样的核心商圈、它不需要管理传统咖啡厅所需要的训练有素的店长……
“为什么我们一年可以开2000多家店?我们面积比别人小,所以好开店;我们是数据驱动,很容易就把一个店的业务量做上来;咱们把成本结构降下来了,用户得到实惠了,原来是少部分人喝的东西,现在成了日常每天都可以喝,价钱便宜,为什么不呢?”刘二海对投中网说道。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总裁陈浩也同样对投中网指出,瑞幸咖啡是唯一一家全部依靠APP完成交付的餐饮类新零售企业,拥有最全的用户画像与数据,方便门店及公司的精细化运营与管理。
虽然在投资人眼中,瑞幸咖啡有着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但自诞生以来,关于其“烧钱获取流量”争议从未停止。
在黎辉看来,外界质疑的“烧钱获取流量”的逻辑并不是瑞幸咖啡底层的商业模式,它真正的商业模式是改变传统连锁咖啡店的成本结构,将节省下来的成本最大限度地让利给消费者,用“效率”赚钱。
“烧钱换流量的潜台词无非就是亏损,但是获取用户客群以及构建品牌认知度必须前期投入。就如同星巴克为了获取用户把店开在最好的位置,也是为了获取流量。”黎辉并不赞同对瑞幸咖啡“烧钱”与“砸流量”这两个说法。
刘二海也有相似观点。“什么叫烧钱呢?你是看短期盈利还是看长期发展?对于投资来说,长期不赚钱肯定是垃圾,但短期不赚钱就意味着长期不赚钱吗?”对于瑞幸咖啡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亏损问题,刘二海如是表示。
此外,估值过高也是也是外界对瑞幸咖啡的质疑之一。
对此,黎辉对投中网回应道,“我们对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是算过账的。瑞幸咖啡前期打造品牌的投入不代表它一直都会如此投入,因此在评判瑞幸咖啡亏损的时候要看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亏损。”
他解释称,如果用结果去反推估值,瑞幸咖啡的价格并不算贵。按照星巴克当下的市值以及增长份额计算,星巴克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增长来自中国市场,这意味着星巴克当前900多亿美金的市值其中有200多亿美金由中国贡献。
“何况,到2019年底,瑞幸咖啡的门店数量将会超过星巴克在中国门店的数量,咖啡杯量肯定也超过了。”
事实上,从成立至今,不管是融资速度、上市步伐还是扩张打法,瑞幸咖啡始终都以“猛”甚至“激进”著称。
而这一问题,在刘二海看来,并不是瑞幸咖啡快,而是因为相比传统咖啡连锁店而言,瑞幸咖啡完全是新物种。“不能因为别人慢就说我们太快。高铁跑200公里你还嫌慢?拖拉机跑80公里就得散架了吧。”他对投中网直言。
“不擅长资本”
2017年11月8日,时任神州优车董事、副总经理的钱治亚按下了职业重启键。
当天,神州优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当天收到董事、副总经理钱治亚递交的辞职报告。钱治亚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其它职务。
与此同时,钱治亚在朋友圈表示,“今天是我在神州的最后一天,在这里工作10余年,很幸运和各位伙伴共识。我会带着这份幸运创业。下一站,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不见不散。”
对于钱治亚的此番离职创业,作为神州优车董事长的福建商人陆正耀给予了由衷理解与高度支持,并表示愿鼎力相助,“为她打call”。
就在钱治亚宣布从辞职并创立瑞幸咖啡的第12天,即2017年11月20日,在神州优车总部,陆正耀请几个媒体朋友吃了一顿福建菜。当日饭局的主角,不是神州优车,而是“要卖瑞幸咖啡”的钱治亚与瑞幸咖啡。
陆正耀认为,钱治亚创业新领域的商业前景并不小,“也许比神州还大”。钱治亚也野心勃勃,将瑞幸咖啡的目标对准了星巴克。其在当日饭局上说道,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和速度来做咖啡,“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国内)打败星巴克。”
这个目标并不是一时之起。在瑞幸咖啡创始团队刚开始产生做咖啡项目的创业想法时,有一次,陆正耀、钱治亚与大钲资本的创始人黎辉一起去北美出差,在机场的一个星巴克门店排队很久才买到了售价并不便宜的星巴克。作为一位咖啡发烧友,钱治亚认为,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一定是要“挣效率的钱”,用新零售咖啡的形式与星巴克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4月18日,瑞幸宣布完成1.5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财团由贝莱德领投,投后估值29亿美元。而贝莱德,正是星巴克的最大主动投资人。据了解,贝莱德透过多家子基金合共持有星巴克8180万股,占比6.58%,为最大主动投资者及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股东。
“贝莱德已入股。换言之,瑞幸拿到了来自美国资本市场的‘入场券’。”某互联网咖啡领域投资人对投中网说道。
“这也很可能是一场防御性投资。”换言之,瑞幸在上市前期,就已引起了星巴克的警觉。
钱治亚想法与陆正耀不谋而合。对于瑞幸咖啡 ,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是资金支持、资源倾斜还是战略把关,陆正耀都表现地十足慷慨。
一方面,在瑞幸咖啡成立初期,陆正耀就将神州优车新大楼的空余区域租了一部分给瑞幸咖啡,并且后者的公关业务直接由前者的公关团队负责;另一方面,陆正耀还做了瑞幸的天使投资人,并借了一笔钱给钱治亚。
特别是在资本与战略层面,瑞幸咖啡的“神州系”标签使其在成立的短短半年内便完成了估值为10亿美元的A轮融资,并由此一脚迈入了独角兽行列,成为了国内成长最快的独角兽。
根据瑞幸咖啡招股书,瑞幸咖啡IPO前,陆正耀持股为30.53%,为大股东;钱治亚持股为19.68%;大钲资本持有11.9%的股权;愉悦资本持有6.75%的股权。君联资本作为A、B两轮投资方,持股比例未披露。
而上述三家投资机构正是来自陆正耀的“神州系”朋友圈。
其中,神州租车是黎辉在“华平时期”的代表作,瑞幸咖啡又是黎辉成立大钲资本后的第一笔投资;而刘二海自神州租车创立起便一直押注,近十三年的陪伴历程,也让他与陆正耀成为了彼此信任的好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在A轮融资完成之后,陆正耀受邀出任瑞幸咖啡公司非执行董事长。对此,钱治亚解释称,“我不擅长资本,陆总做董事长可以在战略和资本上帮我们把把关。”
最终,以“战斗力彪悍”著称的陆正耀没有辜负钱治亚的信任。凭借着神州租车的资本运作经验,陆正耀如今又把瑞幸咖啡成功地推向了资本市场。与此同时,纳斯达克敲响的钟声,也让陆正耀又一次迎来了事业上的高光时刻。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总裁陈浩对投中网表示, “神州团队”是其押注瑞幸咖啡的重要因素。
“从2006年结识至今,十三年来双方积累了深厚的情谊和信任关系,君联资本一路支持和见证了神州租车团队的发展和成功,今天我们又一起迎来了瑞幸咖啡的上市。”
等待下一个“瑞幸”
“虽然不投咖啡,但我们在等待‘下一个瑞幸’。”某AI领域投资人对投中网说道。
根据瑞幸咖啡招股书,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总净营收为4.785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2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净亏损为5.518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322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了317%,但较上一季度缩减了18%。
如此来看,自2018年第二季度以来,瑞幸咖啡的收入实现了较为可观的增长。与此同时,招股书显示,截止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获取新客的成本从103.5元降低到16.9元,下降比例高达84%。而其促销费用从15.8元降到了6.9元,平均每月交易客户数从2018年第四季度的430万人次提升到440万人次。
截至2019年3月底,瑞幸咖啡已在全国28座城市铺设了2370家门店,累积了超过1680万交易客户。“并且,我们2018年客户复购率高达54%。”瑞幸咖啡在招股书中写道。
作为基于中国新基础设施建设诞生的咖啡“新物种”,瑞幸咖啡以“技术创新”改变传统餐饮连锁行业成本结、提升效率的模式已初现成绩。
多位投资人对投中网表示,瑞幸咖啡“技术创新”的思路,可以在中国大多数传统行业实现变革。
然而,和瑞幸咖啡类似,资本押注“下一个瑞幸”的同时,争议必然伴随。黎辉告诉投中网,大钲资本在2017年接触瑞幸咖啡时,就已想到来自各方的非议。
“不用想也是这个结果,很自然,尤其是新物种,新技术。争议来源无非是,第一,你动了别人的奶酪,动了别人的利益,或者你把别人打痛了。”他说道,“再者,我们之前几乎也没有去辟谣,你永远没有办法去唤醒一个装睡的人。而我们知道里面的数据和底层逻辑,懂的人终归是懂的。”
“而回击的唯一武器就是你的业绩,理性的把数弄出来,一次一次地展示自己,尤其上市之后更简单,拿数来说话。”刘二海对投中网表示。
但投资人对于下一个瑞幸的期待,绝不限于“商业模式的复制”。
在黎辉看来,商业模式本身就很难完全去复制,尤其在跨品类领域。
不过,他同时对投中网说道,如果从技术赋能的角度而言,中国很多传统行业都值得再做一遍。“目前国内很多行业很分散,而且效率并不高。这便说明,众多消费者并没有获得很多高性价比产品,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用户体验。”
效率的提升,则关键在于“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新模式”,君联资本告诉投中网,“在营销、交易、交付等环节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技术赋能提高效率和消费体验,拓展多层次消费场景。”
“瑞幸已经成为价值链的一部分了。它并不是导流。它是新基础设施下的传统行业转型的代表。”刘二海说道。在他看来,瑞幸咖啡标志着中国新基础设施时代到来。“总有人问,下一个摩拜、下一个瑞幸在哪里 ,我们的观点就是新基础设施,新基础设施会孕育出一批中国机会。”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