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表现不及市场预期 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生死时速

2024-06-28 23:29:59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居小桃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入院表现不及市场预期 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生死时速 

  沉寂已久的国产手术机器人,因一则公告再次掀起市场波澜。

  6月27日,微创机器人在开盘前发布公告表示,将以配股融资的方式,融资1.17亿港币,每股配售价为9.1港币,较前一日收盘价折价约20%。

  在港股市场,低价配股向来会引发股价动荡。今日上午开盘后,微创机器人股价快速下挫,最终收跌18.58%。

  微创机器人此番低价配股计划,充分暴露了国产手术机器人行业当下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困境:

  一方面,微创机器人的配股时机,是在其股价最低之际;另一方面,在最低迷的前提下,配股价还要再折价近20%。

  若非情势过于紧迫,企业通常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融资。实际上,不仅是微创机器人,包括天智航当前也处境堪忧,股价低迷、账上资金“捉襟见肘”。

  已经上市的头部公司都走得举步维艰,那些没有上市的公司会好过吗?

  “优等生”开始考虑生存问题

  不管是港股上市的微创机器人,还是科创板上市的天智航,都是整个国产手术机器人领域,充分享受过资本盛宴的企业。

  在生物科技产业领域,国产替代向来吸引市场,手术机器人也是如此。

  海外达芬奇等先驱们的成功,验证了手术机器人的临床价值与商业价值。不管是在腹腔镜,还是骨科等领域,手术机器人都发挥了极大的价值,并创造了惊人的财富。

  当手术机器人在海外大放异彩的同时,国内还是一片荒漠。渗透率低、国产替代机会大,这样的故事,自然能够吸引无数的产业与资本入局。

  天智航讲述的是“精而专”的故事,在骨科领域深耕。其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天玑”,在一台手术中承担的主要是导航定位的功能,主要解决“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三大问题。并且,基于“天玑”,公司希望持续迭代,性能变得更好,适应症覆盖范围更广。

  作为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领头羊,天智航在2020年便登陆科创板,并且在上市当天创下一天十倍涨幅的神话。

  而微创机器人,则在讲述“大而全”的故事,其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管线布局颇为广泛。既有对标达芬奇的“图迈”,也有与天智航、捷迈等国内外骨科选手对垒的“鸿鹄”。另外,其还布局了经支气管手术机器人、TAVE手术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总而言之,其他企业有的,微创机器人都有;其他企业没有的,微创机器人也有。根据公司所说,其是全球行业中唯一一家拥有覆盖五大主要和快速增长手术专科(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以及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产品组合的公司。

  这也使得,微创机器人是手术机器人领域最炙手可热的选手。上市之前,其融资规模已经超过45亿元,估值超过250亿元。通过港股IPO,公司再次融资15.6亿港币,市值更是一举超过336亿人民币。

  可以说,天智航和微创机器人,是整个手术机器人赛道繁荣的代表。在国产替代的巨大遐想空间下,市场对可能脱颖而出的选手下重注。

  不过,天智航的十倍神话,没有维持太久。

  上市后,天智航最高股价超过140元,最新股价只剩下7.88元;微创机器人的最新股价为9.2港币,较高点73.45港币同样打了骨折。

  资本市场向来看预期。目前,不管是天智航还是微创机器人,都陷入了生死时速。天智航账上现金只剩下2.79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微创机器人也只剩下5亿元(截至2023年底)。

  2023年,天智航现金流净流出为1.7亿元,微创机器人经营性现金流流出额更是高达5.68亿元。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节衣缩食,微创机器人最多只能撑一年。也正因此,微创机器人发起了此轮低价配股融资。

  曾经的“优等生”也不得不想方设法活下去。国产替代的空间依然在,但微创机器人、天智航当前的遭遇,无疑反应了国产手术机器人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

  入院不容易

  对于手术机器人来说,比起研发,更为残酷的是商业化问题。

  在美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成功,建立在医院的广泛覆盖上。目前,其在美国覆盖的医院数量在90%左右。有数据显示,达芬奇机器人不仅覆盖了美国2/3以上的中大型医院,社区医院的覆盖率甚至已经超过70%。

  但在国内,情况却截然相反,因为高昂定价,“入院”成了一个问题。

  即便是国产手术机器人,定价也不便宜。根据天智航招股书,2019年,其给经销的价格为386万元/台,直销的价格为936万元/台。换句话说,进入医院最终需要在千万元/台左右。

  从医院配置手术机器人等高昂设备的流程来看,需要履行从使用科室提出设备申请,到按确定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等不少于8个关键环节。

  涉及的机构及人员不但包括医院内部的使用科室、设备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部门及总会计师、主管院长等人员。有时还可能涉及到医院的上级主管部门,环节多,流程相对复杂。这就导致医院配置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所需周期较长,一旦某个或某几个环节出现停滞,则时间变得更为漫长。

  因此,一般情况下,医院都是采取上一年立项和报预算,第二年走相关的采购程序。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医院配置手机机器人的流程较长,导致企业的产品销售周期较长。

  更重要的是,对于价格更为昂贵的手术机器人来说,当前采购由医院提出申请,却不是由医院自主决定,而是采用“配置证”模式。

  2023年6月29日,卫健委官网发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其中,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共559台,虽然相较于“十三五”数量大幅提升,但涉及“配置证”归属谁的问题。

  目前,达芬奇也在国内竞争,不管是临床认可度还是实际操作来看,都远超国内选手。因此,在市场看来,达芬奇可能会拿走5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也导致,微创机器人等国内诸多选手可能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

  另外,还涉及到速度问题。有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累计发放的“配置证”数量是181张,其中2023年发放了111张,今年5个月则发放了70张左右。如果下半年不能提速,是低于市场预期的。因为如果2024年只发放150张,意味着到“十三五”收官之年,“配置证”配额有可能发不完。

  种种因素导致,国内整个手术机器人的入院表现,不及市场预期。

  放量的考验

  入院只是第一步,在行业“剃须刀+刀片”的商业模式下,手术机器人还面临着放量的考验。

  因为入院后,手术机器人后续的使用还涉及诸多问题。

  一方面,这涉及到医生接受度问题。国内手术机器人进入临床手术应用实践较短,机器人辅助手术尚在起步期。在这期间,医生对于新技术的使用存在学习和接受的过程,而部分医生作为现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机器人进入医院,不愿意尝试机器人手术。

  换句话说,手术机器人的普及,还考验到企业的教育能力。例如,天智航骨科机器人的培训,涉及两个环节:

  首先,会有定期专题培训班,对已装机用户或潜在装机用户统一进行为期2天的培训课程;

  其次,装机后场地培训,内容为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原理介绍、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手术适用证的范围以及产品操作技巧等。另外,还需要十次手术指导。

  另一方面,是价格相较于常规手术更高的现实问题。

  目前,机器人使用费是新增项目单独收取,术中使用的无菌定位工具包也未单独纳入医保范围,均需要患者自费,增加了经济负担。

  以天智航的骨科机器人为例。

  一台骨科机器人手术收费包含机器人使用费、手术费、麻醉费、住院费、输血费、药费、检查费、耗材费等。

  根据天智航招股书,在骨盆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在使用机器人的情况下,机器人辅助手术患者负担较传统手术变动金额在-0.06万元至0.62万元之间;而在使用机器人和一次性无菌定位工具包的情况下,患者的负担相较传统手术,会增加1.14万元至1.82万元。

  在胸腰椎手术中,在使用机器人的情况下,机器人辅助手术患者负担较传统手术增加0.96万元至1.23万元;而在使用机器人和一次性无菌定位工具包的情况下,患者的负担则会增加2.16万元至2.43万元,患者负担增加幅度明显高于骨盆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手术。

  在费用更高的情况下,不管是患者还是医院,都会做更多考量。

  因此,目前手术机器人,一方面是入院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入院后还存在使用率有限的困扰。机器人销售难,后期耗材销售同样难,综合因素导致,企业创收有限,难以实现自我造血功能。

  这种情况下,它们不得不为生死而战。

  总结

  总体而言,国内政策对于手术机器人的支持力度在逐步加大。这或许预示着,整个手术机器人的行业,也会逐步跟上海外的发展节奏,打开更多的市场空间。

  不过,在此之前,诸多的国内选手,需要面临生死考验。正如上文所说,上市头部企业的生存现状都尚且如此,未上市企业的生存情况将会更糟糕。

  例如,此前IPO失败的精锋医疗,生存空间略显逼仄。根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末,精锋医疗账上货币现金余额仅剩下1.56亿元。而悲剧的是,在遭受举报风云后,精锋医疗终止IPO计划,这无疑为其未来发展之路增添了重重挑战。

  当然,在国产替代的主旋律下,手术机器人行业在国内,必然会迎来美好的明天。但对于参与其中的每一位选手来说,首要任务是熬过寒冬,活下去。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特斯拉美国召回近200万辆汽车:不是负面 车企负 特斯拉美国召回近200万辆汽车:不是负面 车企负

原标题:特斯拉美国召回近200万辆汽车:不是负面 车企负责的表现 1月26日消息

智能制造2024-01-26

全球首架C919从上海浦东起飞 来不及解释了快“登 全球首架C919从上海浦东起飞 来不及解释了快“登

原标题:全球首架C919从上海浦东起飞 来不及解释了快登机 今天(12月9日),一

智能制造2022-12-09

业绩表现出色但仍受芯片产能和原材料价格影响 业绩表现出色但仍受芯片产能和原材料价格影响

原标题:业绩表现出色但仍受芯片产能和原材料价格影响,大陆集团下调增长预

智能制造2021-08-07

5G令iPhone 12续航雪上加霜 表现落后于一众的安卓 5G令iPhone 12续航雪上加霜 表现落后于一众的安卓

原标题:5G令iPhone 12续航雪上加霜 表现落后于一众的安卓阵营手机 随着iPhone

智能制造2020-10-22

iPad Air 4跑分数据公布 A14 Bionic表现可圈可点 iPad Air 4跑分数据公布 A14 Bionic表现可圈可点

原标题:iPad Air 4跑分数据公布 A14 Bionic表现可圈可点 近日海外自媒体人Lovetod

智能制造2020-10-04

海盗船H150i PRO RGB XT评测:散热表现令人惊喜  发 海盗船H150i PRO RGB XT评测:散热表现令人惊喜 发

原标题:海盗船H150i PRO RGB XT评测:散热 发烧级游戏玩家的高端平台选择

智能制造2020-05-21

动/静皆有高表现 康新机D780帮你记录最美瞬间 动/静皆有高表现 康新机D780帮你记录最美瞬间

原标题:动/静皆有高表现 康新机D780帮你记录最美瞬间 尼康D750发布于2014年9月

智能制造2020-05-01

保驾护航谁最行? 一起来看看这四款热销行车记 保驾护航谁最行? 一起来看看这四款热销行车记

原标题:保驾护航谁最行? 一起来看看这四款热销行车记录仪的表现 行车记录

智能制造2020-04-29

用料豪华画质出色 尼康Z 70-200mm F2.8镜头的光学表 用料豪华画质出色 尼康Z 70-200mm F2.8镜头的光学表

原标题:用料豪华画质出色 尼康Z 70-200mm F2.8镜头的光学表现着实 今天我们

智能制造2020-03-13

2498元2X放大倍率 老蛙65mm F2.8微距镜头优质表现全 2498元2X放大倍率 老蛙65mm F2.8微距镜头优质表现全

原标题:2498元2X放大倍率 老蛙65mm F2.8微距镜头优质表现全面测评来了 作为国产

智能制造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