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存在什么法律风险? 假离婚有丧失继承权的风险

2023-08-24 22:56:08来源:法妞研习社编辑:居小桃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假离婚”存在什么法律风险? 假离婚有丧失继承权的风险

  近年来,为了孩子上学、购房、拆迁等利益,“假离婚”的现象并不少见。法律上,离婚没有真假,“假离婚”将可能带来极大法律风险。

  网友咨询:

  “假离婚”存在什么法律风险?

  律师解答:

  1.“假离婚”一般采取协议离婚的方式,但也不排除当事人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采取诉讼离婚的手段。“假离婚”的双方当事人一旦领取离婚证后,他们的婚姻即告解除,双方不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不再有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均取得再婚的权利。

  2.婚后共同财产变婚前个人财产。“婚姻与财产相伴相生”,只有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才会被法律认定为夫妻的共同财产,而离婚后这段时间所得的财产,由于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已经结束,因此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

  3.假离婚期间一方出轨,无法主张损害赔偿。假离婚期间的出轨,并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婚外情”,因此无法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不具有请求损害赔偿的基础。

  4.假离婚有丧失继承权的风险。

  律师补充: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假离婚能否成为债务避风港? 律师为你解答 假离婚能否成为债务避风港? 律师为你解答

原标题:假离婚能否成为债务避风港? 律师为你解答 在当今社会,随着债务问

财经知识2024-11-06

什么是“未注册商标”?使用未注册商标有哪些 什么是“未注册商标”?使用未注册商标有哪些

原标题:什么是未注册商标?使用未注册商标有哪些风险?一文为你解惑 在今

财经知识2024-09-27

明知食品已过保质期,还“知假买假”,能否获 明知食品已过保质期,还“知假买假”,能否获

原标题:明知食品已过保质期,还知假买假,能否获赔? 律师为你解答 消费者

财经知识2024-09-27

“父债子还”的说法是否有法律根据?律师为你 “父债子还”的说法是否有法律根据?律师为你

原标题:父债子还的说法是否有法律根据?律师为你解答 人们常说,自古以来

财经知识2024-09-25

什么是“未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的隐形风险 什么是“未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的隐形风险

原标题:什么是未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的隐形风险了解一下 在今天的商业战

财经知识2024-09-24

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属于挪用公款“ 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属于挪用公款“

原标题: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情形介绍

财经知识2024-09-23

微信借钱给他人仅签订了电子借条的,法院认吗 微信借钱给他人仅签订了电子借条的,法院认吗

原标题:微信借钱给他人仅签订了电子借条的,法院认吗?电子借条具有法律效

财经知识2024-09-20

“借钱不还”也可能构成诈骗罪吗? 律师为你解 “借钱不还”也可能构成诈骗罪吗? 律师为你解

原标题:借钱不还也可能构成诈骗罪吗? 律师为你解答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

财经知识2024-09-09

什么是“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律师 什么是“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律师

原标题:什么是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律师为你解惑 商标是用以识别

财经知识2024-09-05

微信签订的“电子借条”,法院会认可吗? 律师 微信签订的“电子借条”,法院会认可吗? 律师

原标题:微信签订的电子借条,法院会认可吗? 律师为你解惑 大数据时代,电

财经知识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