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从业人员使用误导欺骗投保人怎么办? 戳这里律师为你解答

2023-03-24 23:40:48来源:法妞研习社编辑:居小桃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保险从业人员使用误导欺骗投保人怎么办? 戳这里律师为你解答

  办理保险业务时,某些销售人员在向消费者销售保险产品时会通过混淆产品类型、夸大产品收益、隐瞒产品情况等手段误导消费者。

  网友咨询:

  保险从业人员使用误导欺骗投保人怎么办?

  山东润秋律师事务所刘书文律师解答:

  1、首先尽快看一下保单有没有过犹豫期,保单一般有5到20天的犹豫期,如果还在犹豫期内,向保单的保险公司申请退保可以没有任何损失的拿回你的钱。

  2、找保险公司。建议先去找投保的保险公司,告知事情的原委看看能不能协商解除合同。

  3、找保监会。如果保险公司刻意包庇,不愿意解决的话,可以找保监会投诉。情况属实的话,会对保险公司和业务员做出处理。

  4、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山东润秋律师事务所刘书文律师解析: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注意选择有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的合规机构。消费者应从持有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的合规机构,或在保险机构办理有效职业登记的销售人员处办理保险业务。

  了解保险中的重要条款,防范销售误导风险。保险产品所提供的保障范围均以合同条款中的保险责任为准,消费者应当清楚理解所购买的保险产品保什么、不保什么、保费缴纳、保险金如何赔偿等,切勿“望文生义”“一勾到底”或是随意跟风购买,注意防范营销过程中混淆和模糊保险责任、夸大保险责任、虚假宣传等风险。保险消费者应理性对待销售推荐行为,切勿盲目在销售文件上签字确认。

  若发现销售人员在保险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销售等违规行为,或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消费者应注意保留相应证据,及时向保险公司投诉,或向正和消保中心等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必要时还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如果涉及要求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可以向监管部门举报。

  【法律依据】

  《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

  (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五)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

  (六)伪造、擅自变更保险合同,或者为保险合同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七)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或者保险金;

  (八)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九)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十)泄露在业务活动中知悉的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商业秘密。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用人单位需要给非全日制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吗? 用人单位需要给非全日制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吗?

原标题:用人单位需要给非全日制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吗?律师为你解答 工伤保

财经知识2024-10-11

商标是先注册再使用,还是边使用边注册? 戳这 商标是先注册再使用,还是边使用边注册? 戳这

原标题:商标是先注册再使用,还是边使用边注册? 戳这里为你解惑 随着知识

财经知识2024-10-11

商品房交付使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新建商品住 商品房交付使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新建商品住

原标题:商品房交付使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新建商品住房交付使用应当具备以

财经知识2024-10-08

商标还在申请注册过程中,在宣传时使用算侵权 商标还在申请注册过程中,在宣传时使用算侵权

原标题:商标还在申请注册过程中,在宣传时使用算侵权吗? 戳这里为你解惑

财经知识2024-09-30

养老保险缴费指数最高是3.0吗?哪些人群才能达 养老保险缴费指数最高是3.0吗?哪些人群才能达

原标题:养老保险缴费指数最高是3.0吗?哪些人群才能达到这么高的指数? 我

财经知识2024-09-29

什么是“未注册商标”?使用未注册商标有哪些 什么是“未注册商标”?使用未注册商标有哪些

原标题:什么是未注册商标?使用未注册商标有哪些风险?一文为你解惑 在今

财经知识2024-09-27

商标是先注册再使用,还是边使用边注册?两者 商标是先注册再使用,还是边使用边注册?两者

原标题:商标是先注册再使用,还是边使用边注册?两者的利与弊了解一下 随

财经知识2024-09-23

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属于挪用公款“ 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属于挪用公款“

原标题: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情形介绍

财经知识2024-09-23

职工自愿主动放弃社保,还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自愿主动放弃社保,还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原标题:职工自愿主动放弃社保,还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吗?律师为你解答 社

财经知识2024-09-18

非全日制用工是否需要缴纳工伤保险?律师为你 非全日制用工是否需要缴纳工伤保险?律师为你

原标题:非全日制用工是否需要缴纳工伤保险?律师为你解答 非全日制用工,

财经知识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