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价格仍处于修复期 棉花市场“市场化”成为大势所趋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从近期市场来看,关乎棉价最关键的因素仍在于需求,而中美贸易摩擦的结果与之息息相关。除了订单的实质性影响外,最重要是对市场心态的左右。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今天且不赘述,从需求来看,年前市场普遍抱希望于下游需求的恢复,但开工已逾半月,料想中的繁荣似乎并未到来。
上图可以看出,年后仅部分地区棉花报价上调50-100元/吨,大部分报价变化不大,一方面是因为成交量有限,有价无市。另一方面进口棉优势显现,对国内棉纱价格形成压制。
下游开工负荷不足
除了部分大型企业节日未休以外,年后开工较早的纱厂一般在初五至初七之间恢复开工,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选择在正月十五以后增加开机负荷。据纱厂反映,年后广东、南通市场恢复尚可,个别纱支季节性走俏,但整体成交不及去年同期,因出货不畅,纱厂资金向下游沉淀,棉花备货库存下调。
另外,节日期间维持生产造成的库存上升也需要时间消化,2月下旬,大部分纱厂实际上以消化库存为主,虽皮棉价格上涨,但短期内尚不能形成涨价动力,刺激下游采购。
短期供应压力不减
节后内外棉价差出现扩大趋势,在国内市场销售性价比优势增强。基于两国对贸易摩擦不同走向的预判,内外棉价差走势背离的局面或难以改变。年前我国通过对配额分批下发的形式对进口棉进行控制,但国内港口资源充足,供货压力仍然不减,对我国来说,后期进口配额逐步放开,棉花市场“市场化”成为大势所趋。
整体来看,2月份仍是棉花市场的修复期,后期随着需求的启动,棉花市场才能真正揭开神秘的面纱,3月份重点关注宏观及政策面的影响,以及新季棉花种植意向的变化。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