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炒作下美豆保持坚挺 豆粕期货跟随走强或偏强震荡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10月美豆期货价格震荡走高,CBOT主力合约逐渐往1080美分靠拢,是2018年3月贸易战后的 水平。国内豆粕期货跟随走强,在节后的跳空高开后也站稳了3200关口,呈现窄幅高位震荡走势。
那么推动美豆和连粕走强的逻辑有哪些,后期这些逻辑是否仍然成立呢?
一、美豆期末库存遭大幅下调,库销比降至6.42%
美豆期末库存和库销比的变化是支持价格连续走强的主要力量。
今年种植季初期,基于作物良好的生长情况,市场对美豆单产预期不断调高,8月报告中USDA将新作单产调至53.3蒲/英亩的创纪录水平,导致总产量和期末库存预测值都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压制价格在900美分以下运行。
美豆底部抬升的契机是中西部干旱炒作。以爱荷华为代表的主产州先后遭到飓风、高温干燥等不利气候影响,市场对美豆新作产量的预估值出现下调。USDA在9月和10月两期月报中分别下调了新作的单产、收获面积以及期初库存,导致新作供应端不断收紧而需求坚挺,因此期末库存在10月报告中下调至2.9亿蒲,最近四年来的 水平,库销比降至6.42%,与2016年6月接近,而当时主力合约价格为1150美分。
美豆本身库存的不断下调是美豆乃至全球大豆价格走强的一个重要支撑。正是因为美豆库存水平处于低位,市场对新季南美大豆的生长情况更加重视,天气变化对盘面的影响也在放大。
二、南美天气是当前市场的主要关注点
9月上旬NOAA报告显示,不管是赤道太平洋的海平面温度或是Nino指数均符合拉尼娜指征,拉尼娜气候现象已经形成。且据其 预估,拉尼娜现象有高达85%的可能性会持续到北半球2020/21年冬季,有60%的可能性会持续到春天。而拉尼娜的发生会对全球油脂油料主产区气候造成明显影响,通常使得秋冬季南美地区干旱,印尼、澳洲东部则会出现潮湿多雨。
从截止目前的种植数据来看,巴西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受到拉尼娜气候影响。据Safras&Mercado数据,截止10月15日,巴西2020/21年大豆种植率为6.1%,去同为19.5%,平均进度为17.3%。主产州马托格罗索种植进度8.19%,去同为41.08%,五年均值为32.84%;巴拉那州种植进度为32%,去同为45%,2018年为59%;南里奥格兰德州大豆种植进度为5%,去同为4%,五年均值为5%。
不过截止目前,市场认为后期巴西大豆种植工作仍有赶上进度的可能,总产量不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今年种植面积创纪录甚至可能超过原计划的情况下,各机构对新作产量的预测基本维持在1.3亿吨上方。但播种延迟会造成收割工作推迟,美豆出口窗口延长,造成全球供应紧俏。
对比巴西,通常阿根廷大豆产量受到不良气候的影响更大,且阿根廷大豆的播种工作刚刚开始,未来南美的降雨仍是决定市场方向的关键。若干燥气候持续,甚至威胁到大豆单产潜力,或推动全球大豆价格继续上扬,而若产区天气改善,市场的炒作情绪减弱,盘面难免会有回落。
三、国内豆粕现货或维持弱势
相比连粕期货跟随美豆走强并创出近两年半新高,国内豆粕现货略显疲弱。截止上周五,主要地区豆粕基差仍维持负值,且北高南低局面依旧。
今年国内豆粕现货至今维持负基差主要与进口大豆供应宽松有关。据海关数据,1-9月国内大豆进口量为7453万吨,同比增加1000万吨。作为对比,2016年同期为6187万吨,2017年为7144万吨,2018年为7000万吨。
而据目前的到港预估来看,10-12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依旧较大。据天下粮仓数据,10月预报到港866万吨,11月份到港预估910万吨,12月到港预估880万吨,2020年进口总量有望接近1亿吨。如此巨大的进口量决定了国内大豆供应的宽松局面,也导致豆粕基差难有起色。
不过这种局面在近期或略有改善。国庆节后国内大豆开机率迅速回升,周度压榨重新回到200万吨上方,按照当前的开机速度来看,预计10月全国大豆压榨总量或达到871万吨,相对到港,国内大豆或有望出现小幅去库。但随后11月和12月大豆进口量再次回升,意味着留给国内供应端主动去库的时间窗口不多。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