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220亿!“辣条第一股”刚刚上市 投资人却亏惨了

2022-12-15 23:43:07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居小桃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市值220亿!“辣条第一股”刚刚上市 投资人却亏惨了 

  今天(12月15日),卫龙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辣条第一股”。

  截至发稿,卫龙股价最高达到10.62港元,较发行价10.56港元/股微涨0.5%,市值达到24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23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卫龙95%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以下,超过一半消费者不足25岁。靠着征服年轻人的嘴,卫龙从22年前河南漯河一间辣条工厂,发展到如今的“辣条第一股”。按零售额计算,2021年卫龙在辣味休闲食品市场份额达到6.2%,在国内排名第一,独立包装的产品当年卖出110亿包。

  2021年正值消费市场火热,卫龙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请,但其上市之路可谓高开低走、一波三折,招股书两次失效,业绩和估值也出现下滑。最新招股书显示,卫龙在2022年上半年增速放缓并出现亏损。

  压力之下,“辣条一哥”终于上市。

  估值打3折,投资机构亏损超50%

  2021年5月,卫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前不久,作为成立已有22年的“老”品牌,卫龙才第一次完成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的A轮融资,由CPE源峰(中信产业基金)和高瓴资本领投,腾讯投资、云锋基金、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跟投。融资完成后,卫龙的估值一度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同时期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市值的三倍。

  但此后一年半,国内新消费市场经历了从“热”到“冷”的转变,卫龙的上市计划也遭遇坎坷。

  去年11月,卫龙因为没有提交上市材料,招股书“自动失效”。虽然卫龙在失效当天第二次递交申请,但又因市场环境不佳延迟上市计划,导致招股书再次失效。

  今年6月,卫龙第三次递交招股书,顺利通过聆讯后迟迟未启动公开募股程序。不断推迟上市的过程中,卫龙估值也大幅缩水。

  而根据上市前最新资料,最终卫龙的实际募资规模进一步缩减到11亿港元,不足10亿元人民币。如果以上市当天卫龙223亿元的市值对比,相较A轮融资完成时的最高600亿元估值,卫龙在资本市场的价值已打了3折。

  估值打折意味着A轮融资的投资机构损失不小。根据招股书,此前机构投资者共投入6.59亿美元,持有卫龙12.96%股份,支付成本价为2.16美元,较发售价溢价约55.11%。换句话说,卫龙上市当天投资机构就亏损了超50%。

  营收减少,辣条卖不动了?

  此前从2019-2021年,卫龙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1%,远高于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同期的4.2%。但2022年上半年,卫龙的营收为22.61亿元,同比还微跌了1.8%。

  营收减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卫龙的主力产品——调味制品,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辣条”卖不动了。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调味制品营收减少近6000万元。

  卫龙的核心产品——“辣条”销量增长乏力是影响整体业绩的一大原因。2022年上半年调味制品销量为8.16万吨,同比减少了1.31万吨。而销量减少,一定程度上则是因为辣条越卖越贵。2022年上半年,调味制品每千克平均售价为16.4元,同比上涨1.6元。

  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并不能接受辣条不断涨价。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乏对卫龙辣条涨价的抱怨,不少人表示失去了“辣条自由”。而同时辣条的生产门槛并不高,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品牌价格更低的同类产品。

  “辣条一哥”显然也想摆脱对辣条的依赖,不断研发和推出新的零食产品。近几年比较成功的新品包括蔬菜制品“魔芋爽”“风吃海带”,以及豆制品“软豆皮”等。

  招股书显示,调味制品在营收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73.1%不断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59.3%;蔬菜制品占比则从2019年的19.6%,快速提高至2022年上半年的36.2%。卫龙还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计划推出新的蔬菜制品、豆制品,以及肉制品和代餐产品。

  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的价格高于调味制品,盈利能力也比辣条更强。2022年上半年,蔬菜制品和豆制品毛利率都超过了40%,高于调味制品(辣条)的34.8%。

  试图撕下“垃圾食品”标签

  卫龙辣条堪称80后、90后童年回忆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是学校门口小卖部里的经典爆款。但同时辣条的“公众形象”长期偏向负面。2005年前后,媒体多次曝光一些辣条黑作坊的卫生条件和添加剂违规使用问题,使辣条被贴上“垃圾食品”的标签。

  近些年卫龙也在花大力气摆脱辣条行业的负面形象。在招股书中,卫龙提及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此次上市融资也会将57%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设施和供应链体系,包括自动化生产工厂对建设和升级。卫龙还在招股书中强调产品的“营养成分”及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卫龙真正实现翻红更大程度上是依靠营销的成功。2016年4月,卫龙凭借自导自演的“店铺被黑”事件,成功引起公众关注。此后卫龙为打造更为“高端”的品牌形象,模仿苹果、小米的广告风格,对辣条产品的包装进行升级,从醒目的红字透明包装,改为白色简约风格的包装。

  今年天猫双11,在所有品牌大力促销时,卫龙反其道而行,玩起“佛系营销”。

  在卫龙的线上店铺页面,“优惠领空、辣条卖空、四大皆空”“你买或不买,辣条都在,不悲不喜”“随便买买,都是缘分”等“佛系”文案,看似看淡销量,实则是以退为进,通过迎合当下年轻人的“躺平文化”引发共情,最终促进下单。

  而如今,“躺平”的卫龙又要在资本市场卷起来了。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明星独角兽柔宇科技破产 “清华天才少年”走错 明星独角兽柔宇科技破产 “清华天才少年”走错

原标题:明星独角兽柔宇科技破产 清华天才少年走错了哪一步? 曾发布和量产

独角兽2024-11-21

斥资94亿!极氪“吞掉”领克  能否实现“1+1> 斥资94亿!极氪“吞掉”领克 能否实现“1+1>

原标题:斥资94亿!极氪吞掉领克能否实现1+1>2 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动下,汽车

独角兽2024-11-21

从被忽视到被仰望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还是“陌 从被忽视到被仰望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还是“陌

原标题:从被忽视到被仰望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还是陌生人 01模糊且平静 与泡

独角兽2024-11-18

暴跌1038%!“零食第一股”来伊份顶不住了 暴跌1038%!“零食第一股”来伊份顶不住了

原标题:暴跌1038%!零食第一股来伊份顶不住了 坚称不打价格战的来伊份,也顶

独角兽2024-11-18

“最赚钱地铁公司”面临巨大的财务挑战! “最赚钱地铁公司”面临巨大的财务挑战!

原标题:最赚钱地铁公司面临巨大的财务挑战! 深铁集团正面临巨大财务挑战

独角兽2024-11-12

暴跌840亿!舍命狂奔的极兔 “卷”不动了 暴跌840亿!舍命狂奔的极兔 “卷”不动了

原标题:暴跌840亿!舍命狂奔的极兔 卷不动了 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没有赢家。

独角兽2024-11-12

市值跌没2500亿 爱尔眼科怎么了 市值跌没2500亿 爱尔眼科怎么了

原标题:市值跌没2500亿 爱尔眼科怎么了 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中,爱尔眼科

独角兽2024-11-12

特斯拉股价上周暴涨29%!市值再度突破1万亿美元 特斯拉股价上周暴涨29%!市值再度突破1万亿美元

原标题:特斯拉股价上周暴涨29%!市值再度突破1万亿美元 11月11日消息,据媒体

独角兽2024-11-11

德国大众“扛不住”了!全员降薪10% 裁员数万人 德国大众“扛不住”了!全员降薪10% 裁员数万人

原标题:德国大众扛不住了!全员降薪10% 裁员数万人 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

独角兽2024-11-04

大众在中国遭遇滑铁卢:销量暴跌 如何跨过转型 大众在中国遭遇滑铁卢:销量暴跌 如何跨过转型

原标题:大众在中国遭遇滑铁卢:销量暴跌 如何跨过转型这道坎 德国汽车制造

独角兽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