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崛起狂赚40亿 李宁熬来最好的一年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对比来看,2021 年李宁的业绩增速,在国内运动鞋服品牌中首屈一指。
2021 年,国产运动鞋服 " 老大 " 安踏,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上涨 39% 和 48%,比李宁低了 27 和 88 个百分点。
业绩爆发的背后,是李宁盈利能力的提升,2021 年,李宁毛利率为 53%,同比提高 4 个百分点,这和产品提价息息相关。
另外,由于员工开支、广告和市场推广开支以及研发开支占收入比重有所下降,控费效果明显,2021 年李宁净利率达到 17.8%,同比提高 6 个百分点。对比来看,李宁净利率比安踏略高 1 个百分点,这也是公司自 2006 年以来,净利率水平首次超过安踏。
不仅业绩增速快,李宁的营运效率也在提升。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 2017 年的 52 天缩短至 2021 年的 13 天。这意味着,李宁对上游供应商的话语权有所提升。
除此之外,2021 年,李宁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 54 天,比 2017 年少了近 30 天。
存货对服装公司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存货周转天数过长意味着公司产品有过时风险,导致不好卖,因此爆发库存危机,不仅会占用大量资金,还会发生减值损失。
李宁被安踏超越,成为国产品牌老二,就是因为 2011 年前后行业爆发的库存危机。
我国几大运动鞋服品牌,可以分为李宁和 " 晋江派 " 两大类别。李宁一直偏向轻资产运营,只做品牌,生产外包。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企业多是代工起步,上世纪 90 年代前后开始自创品牌。
靠着李宁本人的影响力等优势,2012 年以前,李宁一直是国产运动鞋服的行业老大。2008 年,受北京奥运会刺激,整个国产运动鞋服企业加速扩张,供过于求,再加上这些企业当时都以批发模式为主,对市场变化不敏锐,最终造成整个行业库存积压。
那场危机中,李宁先是进行品牌重塑,提出 "90 后李宁 ",试图进行高端化、年轻化改革,但效果不佳。2012 年开始,在新任 CEO 金珍君的带领下开始清库存,进行批发转零售的渠道调整。
这样的改革方向没有错,但是跟安踏相比,李宁调整更慢,而且新任 CEO 和公司原来的管理层之间也需要磨合。这直接导致李宁的业绩复苏比安踏慢,也最终沦为行业老二。
在这轮行业性的库存危机中,李宁、安踏最后成功自救,同时代的贵人鸟、喜得龙和德尔惠等品牌都因为资金紧张等问题,元气大伤,逐渐退出舞台。
近三四十年来,穿越行业风雨活下来的运动鞋服品牌并不多。2021 年,在李宁业绩重回巅峰的同时,那些活下来的企业也迎来了久违的好日子。
2021 年,安踏体育在我国运动鞋服的市场占有率达 16.2%,比 " 老二 " 阿迪达斯高出 1.4 个百分点。一举打破了耐克、阿迪常年垄断我国运动鞋服行业前两名的行业格局。
特步仅次于李宁,目前是第三大国产运动鞋服品牌,2021 年,公司营收增长 23.5%,首次突破百亿元,净利润更是同比大涨 77%。
排名国产品牌第四的 361 度,营收、净利润同样实现双位数增长。鸿星尔克还曾引发 " 野性消费 " 的狂潮 ......
种种迹象表明,国产运动鞋服已经到了转折之年。
踩对风口
国产运动鞋服 2021 年的爆发,得益于近年来国潮的崛起,和耐克、阿迪两大巨头在华业绩的式微。
从大的社会背景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 GDP 超过一万美元时,消费品牌结构就会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带来的国民自信,会让消费者越来越青睐国货品牌。
2019 年,我国人均 GDP 首次突破一万美元,近些年国潮开始在各行各业崛起。此外,2021 年耐克和阿迪得罪了中国消费者,导致其大中华区业绩下滑。
以耐克为例,2021 年 5 月底到 11 月底,6 个月内,其大中华区业绩从上年同期的 40.78 亿美元跌落至 38.26 亿美元,下滑 6.6 个百分点。
在国潮趁势崛起的时代,李宁是最早提出甚至引领 " 国潮 " 的品牌之一,因此也吃到了最多的时代红利。
李宁最早因国潮概念出圈是在 2018 年,当时纽约时装周首次推出 " 天猫中国日 ",天猫等选出了四个品牌参加活动,李宁是其中唯一的国产运动鞋服品牌。
根据富途证券数据,参加纽约时装周当天,李宁微信搜索指数暴涨 700%,纽约走秀款衣服直接在天猫卖断了货。
(2018 秋冬纽约时装周:李宁品牌秀场)
时装周大火后,李宁顺势推出了中国李宁这个子品牌,定位运动时尚品牌。
借助中国李宁,李宁公司一方面在运动时尚领域崭露头角,另一方面也终于实现了多年前就想做的年轻化、高端化布局。
近年来,在整个运动鞋服行业,运动时尚品类一直处在风口之上。由于突出时尚性,穿搭风格适用各种场景,运动时尚已经成了运动鞋服中增速最快的品类。
最早凭借运动时尚大赚的品牌是 Kappa,2006 年到 2009 年,在中国经营 Kappa 品牌的中国动向,营收增长了 3.6 倍。正是 Kappa 的成功,刺激了安踏收购运动时尚品牌斐乐(FILA),如今斐乐已为安踏集团立下汗马功劳。
作为前世界冠军创建的品牌,李宁最早成立的时候走的是专业运动路线。2017 年,运动时尚品类流水占比为 19%。2018 年推出中国李宁后,运动时尚逐渐成为李宁流水占比最大的品类。
国潮带给李宁的除了品类调整外,还有借助品牌升级实现的价格提升。相比李宁主品牌,中国李宁定价更高。
市界走访了位于国贸商城的中国李宁门店,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中国李宁的卫衣价格普遍在 400 元左右,最便宜的卫衣款式也要 300 多元。浦银国际数据显示," 中国李宁 " 平均吊牌价为 700 — 800 元。
高端子品牌带来的价格提升,表现在公司财务上就是毛利率的提高。2017 年到 2021 年,李宁毛利率从 47.1% 提升至 53%。
对比来看,安踏主品牌、特步和 361 度都有一定比例的自产产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毛利率水平,可即便如此,其毛利率水平还是低于李宁。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