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考热”不要盲目跟风要“量体裁衣”
2021-11-29 23:29:24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28日,2022年度国家公务员笔试拉开帷幕,本次国考计划招录3.12万人,而报名过审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达到212.3万人,也就是说平均68人竞争1岗.人们常说,国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面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国考热”不少人忧虑青年精英狂奔仕途,也有人揣度这股热浪背后理性成分到底有几何?种种担忧不无道理,“国考热”的背后确实需要“冷思考”.


面对着“国考热”背后流露的就业期待,对于行业是必答题.对于大多考生来说,国考一旦成“公”,他们将会进入国家机关任职,他们享受着良好的待遇,稳定的工资、工作有着严格的保障.对此,在就业形势面临压力、职业发展前景不清晰的情况下,个人寻求一份相对有保障的工作实在无可厚非.
但是,置于现代观念下,公务员岗位从来不是就业的“避风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公务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已是大势所趋.而随着近些年由上至下的作风建设和放管服改革,无论是对公务员的职业理念,还是专业服务能力都有了新要求.将公务员岗位等同于可以“混日子”的想法,甚至期待一旦挤进去就能“前途无忧”,将越来越不现实.
说到底,要想真的让国考回归理性,需要的是大力推进现在的公务员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改进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只有健全了公务员管理和竞争机制,破除“官本位”的藩篱,才能慢慢地对民众最直观的利益导向进行纠偏.
当然,就考生而言,也要积极主动转变观念,包括对公务员这一职业有所理性的错误认知,以及就业范围的过度狭隘.并且要准确了解自身特定、兴趣、爱好等,找到一份适合于自己的职业,而非盲目从众跟风考公务员,这不仅对于自身未来发展,并且对于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蒋霜)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