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关公、苗族女神,地标不该如此夸张
2020-10-28 23:45:38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地标是城市的名片,也是不少城市的旅游胜地,不论是上海东方明珠或者兰州火车站的马踏飞燕,都已经成为了城市文化中的一部分,这些地标性建筑一方面传递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一方面也是不少人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好的城市地标,既能具备一定的功能性,也能代表一定的文化性,是城市独特的文化风貌的体现,但也有一些地标,只是为了夸张和吸引人眼球,脱离了其所依托的城市本身,变成了人们吐槽的对象,近来被曝光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湖北荆州的“宇宙级最大关公像”,一个是贵州贫困县足足88米的“最大苗族女神像”.

这两个地标建筑都有一个共性问题,即具有夸张的尺寸和过低的工艺品质,不仅与周遭环境显得格格不入,而且与当地的文化风土也并不协调.可以说这样的地标建筑既不能满足市民对于文化传播的需求,也没法为城市带来实际的收入,况且,这些地标性建筑本身就斥资巨大,出于安全考虑每年的养护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当地的财政也是一笔不小的压力.
城市有这样的建筑,反映的是当初政策落实的时候把控不严,审核不细,既没有考虑到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没有顾及本地的财政收入水平,可以说在这些地标性建筑上花费的资金,绝对不能称之为“好钢用在刀刃上”.
城市的地标建设应该遵循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真正建设时,也应该综合考虑到城市本身的文化特点、发展历史和景观风貌,作为项目的决策者更是应该慎之又慎,把眼光落足长远,让城市地标建筑真正成为城市的名片和标志,成为文化传播的桥梁,而不是不顾客观规律盲目上项目,到最后成了一笔“糊涂账”.(王晓辉)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