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消费券”的发放
2020-10-21 00:04:58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毛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据媒体报道,从各地发布的数据来看,消费券发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目前,全国整体发放消费券总额超过300亿元。按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测算,消费券的杠杆效应已经体现,每1元钱的政府补贴能带动3.5元至5.8元的新增消费,杠杆效应达到3.5倍以上。(9月20日《红网》)
消费券,本质上是定向放水。经济不景气,疫情爆发导致许多人收入降低,消费也随之减少,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恶性循环,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这种背景下,政府和金融部门决定通过“发钱”来弥补人们收入的减少,但是钱不能直接发,不然如果人们拿了钱转头就去买房或者炒股就会很麻烦,那样就会进一步推高资产泡沫,消费不仅不会回暖反而会继续下滑。于是政府就想出消费券这个办法,发钱变成了发券,只可以用于购买固定范围内的商品,既能有效刺激消费,也能防止资本再度流入资产泡沫。
但要明白的是,虽然发放消费券可以一次性地提升消费者支付能力,但并不能根本改变消费者对于未来收入增加程度的预期,出于规避风险的本能,普通人往往倾向持币观望,这便意味着一旦消费券用完了,一些人也很难有意愿将口袋中的钱掏出来。
当下的社会福利体制还不够完善,许多家庭都有储蓄习惯,如果直接发钱,那么不难想象,发下去的很多钱,会直接进入诸如余额宝,基金等储蓄账户,无法很好地带动消费。同时,发多少钱也是个很难的问题,市场瞬息万变,没有人能打包票说只要发多少钱,就可以在不影响通胀的情况下促进消费。一旦发多了,那么就会引起通货膨胀,让国内的经济市场雪上加霜。如果发少了,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许有人会说,如果发少了的话,那多发几次不就可以了吗?粗一看确实有道理,可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每一次的发钱,都意味着对市场神经的一次挑动,然而现在市场最需要的是冷静与理智。发钱的次数过多,有可能会加剧市场的非理性,此外发钱的效果会随着次数的增加边际递减,如同青蒿素之于细菌,打得次数越多,效果越差。
所以说,提振消费需要在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改善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工夫。同时要着力推动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提高,以此来实现商品质量更加优化与商品品类愈加丰富,并且通过减少生产成本带动商品价格降低,从而让国人能够提高自身的边际消费倾向,激发消费潜力。(刘伟)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