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垃圾分类,还需“软硬兼施”
2020-08-17 09:40:38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还存在部分社区桶站配置不科学、垃圾清运不及时、厨余垃圾破袋率不高、混投混装混运等问题。(据法制日报)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拣、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目的是促进垃圾的源头减量和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可见,垃圾分类既需要市民的自觉参与,也考验城市管理者“教育引导”与“精细管理”的水平。除了具备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外,管理服务“软环境”也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落实垃圾分类,宣传引导这个“软环境”必不可少。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入普及垃圾分类和可循环利用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包括电视、广播、报刊资料等,有效地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的归类、垃圾资源的再利用等知识教育,帮助居民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正确投放。
要想破解垃圾分类“知易行难”的问题,仅仅依靠有温度的引导和指导还不够,还需要刚性的“硬”手段去约束。在探索机制上下功夫,可以尝试建立奖励机制,以积分兑换的形式鼓励市民正确分类垃圾;在法律约束上下功夫,运用法律法规约束垃圾分类的全过程,强化监督,将细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以保障垃圾分类有效落实和推进;在配套服务上下功夫,重点优化地库等特殊公共区域的分类垃圾桶布局,杜绝无故取消地库垃圾桶的现象,对于社区桶站配置不科学、垃圾清运不及时、厨余垃圾破袋率不高、混投混装混运等出现的高发问题,要从机制、执行、检查等方面再用力、再创新。
此外,垃圾分类不该是政府的‘独角戏’,群众、企业和社会组织也要参与共治共管。往往仅依靠政府部门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而达成的分类成效难以持久,各街道和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应以党员先行,打造模范标兵,强化知识普及,广泛激活社会责任;在推广中不断吸引社会公益组织、热心居民加入,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响应”的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氛围,用好社会力量将分类工作做细、做实、做久。郭诗华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