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卖断货”带来的启示
2019-11-26 13:47:28来源:鹿财经原创(lucaijing.com编辑:青青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网微信公众号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卖断货”带来的启示
“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在展会第3天下午我的货就全部卖空了,我感觉自己货带得太少了”依温高兴地“责怪”自己。11月23日,恰逢周六,第二届长三角文博会云南展区人头攒动,迎来周末抢购小高峰。(11月24日《云南网》)
在长三角文博会这样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盛会上,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受到热烈追捧,甚至出现“卖断货”的景象,确实令人为之眼前一亮,值得自豪和骄傲。但在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卖断货”打call的同时,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层次思考:在琳琅满目的长三角文博会展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为何备受青睐?细究其中的原因就会发现,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卖断货”景象,对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诸多启示意义。
“扎下根”才能枝繁叶茂。此次“卖断货”的傣族慢轮陶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和工艺流程上,而且还体现在傣族的生产生活中,反映傣族传统生活方式及其变迁……正是因为深深扎根于傣族民族特色,才能独树一帜受到青睐。近年来,云南立足民族文化优势,致力于发展“金、木、土、石、布”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打造“地域牌”“民族牌”“特色牌”,一批批最具云南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以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个旧锡器、江川木雕、开远根雕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年均产值达10亿元以上,创造了占全省文化产业26.47%的增加值。这就启示我们,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本地实际,一定要立足于民族文化优势,这是成功的基础和根本。
“敢尝试”才能行稳致远。通过21天的学习与交流,依温开始运用一些新视角去重构陶艺形态,她说:“回来我做了一些新的产品,这次还带来上海了,大概这也是这次产品如此畅销的原因之一。”现实中,很多民族文化产品之所以“藏在闺中无人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墨守成规、不敢尝试,始终抱着老工艺、老办法、老思维行事,既无法将产业做大做强,也无法让人们青睐其生产的产品。敢闯敢试天地宽,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心灵上的花朵”的彝绣,近年来在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与时尚融合,走出了一条创新、创意和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前景,令人瞩目。这也启示我们,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过程中,墨守成规是行不通的,只要敢于不断尝试,只要敢于创新突破,就一定会让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走出去”才能谋取更大发展。近年来,随着云南文化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彩云之南的文化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一批批最具云南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同时一个事实摆在眼前:只有让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大山,才能谋取更大发展。此次参加展会的大姚县咪依噜彝绣品牌创始人罗珺就如是说:“从2009年创立品牌以来,除了脚踏实地的做好产品外,也应该让产品走出大山,这些年,我通过参加全国各种展会、网店推广,不停地吸纳消费者的反馈意见,我的‘咪依噜’才能带着彝族几千年厚重的历史,在实用性和广泛性中获得认可。”这也启示我们,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过程中,一定要站在更高的视野,一定要转变思路观念,让更多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全面打开市场、占领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探究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卖断货”所带来的启示,不是要让大家沉浸在“卖断货”的欣喜中不能自拔,而是期待以此作为打开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钥匙,让民族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呈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无限空间和无穷潜力。丁恒情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网: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