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频繁抛售医院 新的一年医药并购潮能否“回暖”?

2019-01-30 21:03:15来源:搜狐编辑:鹿鸣君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上市公司频繁抛售医院 新的一年医药并购潮能否“回暖”?
 
  据广州日报报道,2018年12月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有的淮南朝阳医院(民营三甲医院)管理有限公司53%的股权,转让价格不低于6.6亿元,最终成交价格以公开挂牌结果或公开竞价结果确定。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医院管理公司股权。

 
  企业抛售医院事件在2018年频发,在今年年初,医学界发布了《2018年中国医院并购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医院并购项目达30个,标的医院48家,并购交易金额达77.6亿元,这意味着有48家医院将被卖掉。医学界智库在2016年也发布了相同性质的中国医院并购报告。当时,医院并购项目48个,并购交易金额达134.5亿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18年医院并购标的数量与2016年持平,但是并购交易金额缩水了近一半。
 
  报告显示,公立医院并购数量仅为9家,在并购中的比例从2016年的62%下降至18.75%。在公立医院大幅缩水的同时,专科医院成为并购的热点。报告显示,2018年综合医院并购占44%,专科医院并购占56%。而在2016年,综合医院的并购达62%,专科医院的并购比例是38%。
 
  与其相对,几年以来本土药企巨头接连海外并购破纪录。据医健内参报道,近两年投资海外制药行业的三大笔交易达到了11.5亿美元/次:复星2016年7月公告拟以1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86.08%的股份;科瑞集团在2016年5月以11.9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血浆制品企业BPL;广州合生元在2015年9月以约9.9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保健品公司Swisse Wellness83%的股份。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原会长于明德表示,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国内企业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必然会谋求用全球资源发展自己,用资金去买创新药或先进技术,用标的公司现成的品牌、市场、渠道实现更快的发展。其次,并购海外公司也就实现了在目标市场的“本土化”,不仅取得国民待遇,而且还开拓了其他国家市场的“跳板”。国内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是一个大方向。在投资方看来,国内优质标的逐渐减少和估值水涨船高的因素双重叠加也是促进企业海外并购的重要原因。
 
  在国际层面,并购交易缩水同样出乎分析师们的预料。据Fiercepharma网站报道,当美国国会2017年通过了一项有利于商业的税收计划时,分析预测2018年将是该行业并购的一年。他们错了,尽管该行业以15.5 %的税率返还现金,而以前他们必须支付35 %的税率,但生物制药公司并没有将2018年定为并购年。分析师表示,2019年肯定是并购年,虽然去年让潜在收购者置身事外的许多担忧依然存在,但生物技术估值已经大幅下降。
 
  普华永道交易业务合伙人Glenn Hunzinger指出,随着2018年接近尾声,交易量已经开始上升。今年第三季度有74笔制药和生命科学交易,这是并购量连续第二季度下降近两年后出现增长。从那时起,武田公司与夏尔公司580亿美元的巨额合并获得了股东的批准,葛兰素史克公司同意支付62 %的溢价收购肿瘤药物制造商Tesaro,支付51亿美元,以便进入PARP抑制剂的火热市场。12月下旬,日本大正同意支付16亿美元收购百时美施贵宝的消费业务。
 
  Hunzinger认为,肿瘤学科将继续是2019年并购的热点领域。他表示,企业高管们可能会对过去的失误保持警惕,但他们可能会认为这些失误更多是一次学习机会,而不是对未来交易的威慑。最受瞩目的莫过于CAR-T治疗,从患者身上提取免疫细胞,并对其进行工程改造,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特定的癌症——这真的很令人兴奋,也很有创意。公司必须学习如何整合这些商业模式,并找出如何扩展它们,这与标准的药物制造有很大区别。
 
  对于那些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收购的公司来说,用真正创新的产品改变生产线的机会仍然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现在生物技术估值的下降。这些规模更大、地位更稳固的公司在试图找出如何在不同的治疗领域发展。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
 医保药物频繁调整 哮喘患儿被迫两年内三次换药 医保药物频繁调整 哮喘患儿被迫两年内三次换药

原标题:医保药物频繁调整 哮喘患儿被迫两年内三次换药家长忧心不已 医疗保

区块链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