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章”终结者 区块链技术重塑彼此间的信任
2019-04-17 11:50:15来源:区块链深度观察编辑:鹿鸣君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萝卜章”终结者 区块链技术重塑彼此间的信任
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期披露一起判决书,曝光了一起银行支行长私刻萝卜章违法贴现千亿票据案。
2013年9月,柳泉到支行办公室将桌子上的印鉴、行政章和个人私章拿到办公室,在A4纸上分别盖了三个印。“前后就是两三分钟的时间,盖好后我把章送回支行办公室,办公室没有人,我把印章摆在桌子上原来的地方,我把我盖好的印模放在我办公室抽屉里面。”
国庆期间,柳泉把印模带到昆明联系了刻假章的事情,花费600元刻了一枚行政章、一枚汇票专用章、一枚私章,一来避免拿真实印鉴办业务会被发现,二来可以和银行办理其他业务的印鉴使用错开。
通过操控在几个银行开立的同业账户进行票据贴现,冯辉个人已获利213.94万元,冯辉汇入潘刚杰所控制账户1008.5万元,潘刚杰汇给王志强747.55万元,王志强汇给其妻子罗某军175万元,王志强汇给柳泉225万元,王志强账户剩余347.55万元。
经曲靖珠源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柳泉等人从事的票据贴现业务总额为976.39亿元。
”萝卜章“问题由来已久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往前十多二十年类似萝卜章的事件也不少。
早在2010年,黑龙江保监局对阳光财险黑龙江省分公司和阳光财险哈尔滨营业部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现场检查。检查中发现,公司违法违规金额共1297万元,现场还查出13枚其他单位的假公章,以及近千张假发票、阴阳支票。
2016年年初,还曾曝出一个“汇票变报纸”的金融大案,震惊各界。某银行当时发布公告称,该行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汇票在回购到期前,就被提前取出,而保险柜中的票据,则被人换成了报纸。
2016年12月,某证券曝出“萝卜章”事件。据悉,该证券相关人员以公司名义与其他交易对手方进行债券代持等交易。后经相关部门鉴定,交易协议所用印章系伪造 。
2016年年末,某互联网交易平台爆出兑付危机。该平台发布公告称,某私募债由于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还款。6天过后,作为担保方的某银行对该事件表示,交易相关担保文件、公章、私章均系伪造。
历史进程里的公章
其实“公章”在古代就已经出现,只是称之为“玺”、“印”,是人们交往时的信誉保证,作为一个信誉的符号深入人心。然而仔细想想,用盖章作为有效性的确认方法,有两个明显的弊端。
第一个弊端就是盖章流程本身也会出问题,就像上边所列举萝卜章之类案例在国内也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
第二个弊端就是效率低下,如果不是面对面签约,在完成了谈判沟通之后,仅仅盖章的过程就要走很多天,如果是跨省,甚至是跨国呢?
举例而言,某一个公募基金的专户产品,管理人是北京的华夏基金,托管人是深圳的国信证券,客户是重庆的张先生。于是,专户产品的合同需要三家同时签字盖章,这个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1、三方确认合同内容。当三方都对合同内容无异议的情况下,准备打印。
2、深圳国信证券先打印三份,并且盖章,然后把三份一起寄到北京。
3、北京的华夏基金收到合同之后,确认内容无误,然后盖章,并把盖好章的三份合同一起寄给重新的张先生。
4、张先生收到合同之后,确认内容无误,然后盖章签字。三份合同中,张先生留下一份,把两外两份分别寄送给北京的华夏基金和深圳的国信证券。
5、华夏基金和国信证券分别收到合同之后,合同签署完成,合同生效。
不妨估算一下,整个流程走完,大概需要几天呢?
在这个假设里,三个城市都是国内的大都市,假设寄送合同都使用顺丰快递。在大机构的公章能够及时盖出来的情况下,五个工作日能够完成就非常了不起了。也就是说,在完成了谈判沟通之后,仅仅盖章的过程就要走五天。
如果需要盖章的客户分别位于地球的两段,涉及不同的国家,合同确认需要多久呢?航运公司是重资产公司,它们买船的钱都是找银行借来的,如果能够在流程上节省一天的时间,就能省下大量的银行利息开支,效率极大提高,成本极大降低。
这个时候人们开始渴望”电子签名“的到来。
终于,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立法最终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引导下出台,可以说是业内人士期盼已久的举措,也受到了各相关企业乃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电子签名法》还说了,可靠的电子签名应当满足: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简言之,电子签名的可靠三要素是:锁定签约主体真实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 记录签约时间。在选择电子签章服务时,只要确保同时满足三要素,即可保证电子签名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电子签名一经出世就受到了多方关注,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解决物理距离上的难题,纸质”单据易毁坏、丢失“等问题。
但是由于中心化互联网上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对于”可靠“这一点,并不特别让人放心。以及传统印玺的符号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在”电子签名“现实中应用的并不如所预期的那样广泛。
区块链对于电子合同的升级
考虑上面描述的场景,如果将其跟区块链相结合,是电子合同公司的升级方向之一。假定我们引入区块链技术来取代签字盖章流程。通过区块链技术来确保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同时能够极大提升工作效率,那么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应用场景。既然区块链技术有如此广阔的应用场景,我们不妨大胆畅想,通过区块链进行合同签署,底层系统应该如何部署呢?
就以最典型的金融机构为例。
假定国内的所有持牌金融机构各自维护一台服务器,并把这些服务器组建成一条联盟链,那么链接的用户包括了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银行等机构。联盟链里,各个节点都有完整的“数据账本”,一个节点篡改数据,其他节点就能发现。
当机构间区块链联盟建立,产权确认不再通过人工方式完成,而是基于区块链技术,达到实时与去中心化的信任系统进行对接确认的目标。
技术层面上,合同文件通过哈希值运算后在链上进行存证,一旦存证信息上链同步广播到各个节点后,无法篡改或者伪造,用技术手段提高数据的真实可信度,解决了传统合同存证不安全、不真实、易被破坏丢失等业务痛点。
●合约参与者建立数字身份,增加电子签章CA认证机制和人脸认证机制,建立不可伪造的合约身份。
●便捷线上签约,签约双方无需面对面,彻底解决传统合同存在的传达过程、查阅调阅的不便利。
●合同内容一旦上链不可篡改,确保最终签订的合同的真实性,任何内容做出修改调整都能被发现,确保用户合约的保真与可溯源性。
●合同内容加密存储,只有合约参与方有查询查看合约内容的权限,链上其他方看到的只是数据摘要,且具有不可逆性,保护用户隐私。
但是中国人签合同的习惯并没有完全养成,大多数还是口头协议。另一方面,B端的公司缺少主动接电子合同的动力。
不过,随着P2P暴雷事件,各类现金贷风波频发,让不少用户及企业认识到了电子合同的重要性。
商业活动中,合同风险无处不在,利用冒签、代签、“萝卜章”进行诈骗或者抵赖的事件屡见不鲜,让我们一起期待区块链技术能够普及,重塑人们彼此间的信任。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