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兽头条:技术是把双刃剑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微信公众号
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世界,更名为“字节跳动”的头条帝国已是无法忽略的独立一极。经过最新一轮的融资后,字节跳动估值达到750亿美元,远将同一时代、甚至“年长”数年的其他新秀们抛在脑后,成为仅次于BAT的中国互联网新巨头之一。
自2012年推出今日头条APP,依托“算法编辑+智能分发”,头条系已发展为横跨资讯分发和短视频的巨兽。这一切离不开创始人张一鸣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可以说技术基因奠定了头条系的兴起。
毋庸置疑的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大荧幕上无数的科幻作品中都多多少少会表露此方面的担忧。在不同的思维使用下,技术既可以创造世界,同时也会挑战传统秩序,尤其是在用户隐私的问题上,技术边界与社会责任一直是全球性话题。
年初,抖音和微信的争执再一次掀起这个“争论”。1月初微信疑似因抖音App涉及违规使用用户隐私问题暂停了对其新用户的授权登录,成为2019年 因为用户隐私保护引发的商业“冲突”事件。
1月25日,今日头条认证账号“抖音黑板报”发表了一篇回应,未直接回复是否涉嫌滥用用户隐私问题,仅以“腾讯拥有强大的安全技术团队。截至目前并未听说微信关系链发生大规模泄露事件;”这样的说辞回应,并没有解决外界对此的疑问。
其实网络安全和滥用关系链之间并不能直接划上等号,举个例子,去年5月苹果将所有向第三方分享用户位置信息的App进行了下架,这就是典型的滥用问题。App服务需要用户分享位置信息的话苹果是支持的,但是把用户的位置信息分享给第三方,就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超出苹果公司的监测范围),所以苹果才会对这些App进行下架处理,但这无关信息安全。微信和抖音间的争执,或和这个例子类似。
站在用户隐私立场上,微信的谨小慎微并不过分,不能简单的认为这只是两个平台的竞争,每个抖音用户都应该有知情权,在事情真相未全部查明前,微信的做法并无不妥,因为抖音新用户注册方式并非微信一种,两害取其轻的话,暂停抖音新用户的授权登录反而是符合大多数用户利益的选择。
其实,国内爆发微信和抖音围绕隐私的事件不是孤例,全球科技巨头都在隐私方面都在锁紧边界,从以往“事后处理”的做法,逐渐转为预防为主。
不只是腾讯在重视隐私
技术的不断迭代,让移动互联网的玩法越来越复杂,平台型的巨头们都在开放和保守中寻找平衡点。不只是腾讯在重视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苹果也在为失控的隐私问题采取策略。
2018年苹果CEO库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的用户隐私问题已经濒临失控,而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数据已经被泄露。”苹果公司的做法同腾讯一样,对侵犯隐私的问题采取了相关行动。去年5月,苹果公司就开始了打击滥用用户数据的行为,将所有向第三方分享用户位置信息的App进行了下架。
进入2019年,就在微信暂停抖音新用户的授权登录不久,也开始放手整治微信上的各类行为。
1月27日,微信发布公告,明确禁止外部链接的测试、诱导行为,并公布了相关处罚措施。不分亲疏,特别点名了包括:“今日头条”、“网易云音乐”、“滴滴出行“、“京东”、“今日头条极速版”、“火山视频”、”西瓜视频”等。可见在“有限”开放这一方面,腾讯并不仅仅针对抖音。
就像苹果一样,微信的“管制”策略也受到一些批评,许多用户忽略了平台这种做法也有自己的苦衷。
首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iOS上的App侵犯了用户隐私问题,苹果往往是第一个被责难的对象,作为秩序的制定者,苹果有义务担负起这个责任。微信也正在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自然会愈发的谨小慎微,这是平台型巨头理应担负的责任。
其次,也是为自身利益考量。2018年脸书隐私丑闻导致股价下跌30%的前车之鉴尚未远去,平台即使站在自身利益方面考虑,也会主动收紧规则,对于用户隐私问题的任何保护,都在情理之中。
理解这些前因后果,就明白为什么微信会突然暂停对抖音新用户的授权登录。
兴于技术的头条,目前也逐渐成长为新的巨头,具备了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的一些条件。但从抖音VS微信这件事上,显然其还未适应从创业公司向平台型公司这一身份的转变。不仅仅是2019年微信的突然暂停授权,在整个高速发展的2018年,抖音也一直伴随着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或给自己埋下难以处理的隐患。
因为能力变大,责任也在变大。
抖音的“激进”,微信的“保守”
2018年是抖音之年,从年初三足鼎立,到年尾一骑绝尘,抖音收获了风光,也难免引起争议。年初抖音和微信的风波,可以看作去年一些问题的延续。
根据《微信开放平台开发者服务协议》第2.7.2协议规则规定,未经腾讯同意,不得通过本服务收集、存储、抓取、获得或要求用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微信或其服务平台的信息内容、用户数据等腾讯认为属于敏感信息范畴的数据,也不得将所合法获得的前述数据自行或提供给其用户、客户用于创建、补充或维护自身关系链。
而在很多网友反映的情况上,抖音显然违反了以上规则。
2018年5月3日,知乎网友@不二 发帖吐槽,在其没有将抖音和相关帐号进行关联时,抖音上却将QQ和微信上的好友进行推荐。其他网友也跟帖回复,反馈了相似经历。通过百度搜索“抖音隐私”关键词,相关结果约406万个,例如“抖音怎么不让某些人看”、“抖音怎么取消读取隐私”等条目赫然在列,可见这种质疑并非孤立事件。
百度搜索“抖音隐私”相关搜索
近日,业内人士提供的一个代码截图,或能解释困惑于隐私问题的网友疑问。截图中显示,今日头条对微信浏览器的临时数据进行了调整并将其回传到了头条的服务器,这一机制可以让头条绕过用户授权获取到微信好友信息。
头条通过 POST 回传分享者信息
简单的说,用户A将头条系链接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时,B点击该链接时A的账号信息和B的Cookie会传送到服务器。当B又在朋友圈里点击了C分享的头条系链接时,C的账号信息和B的Cookie也会传送到服务器。这样B的Cookie就像一座桥,记录下来A和C二度好友关系。
不过,更让我们警醒的是,这种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只是关乎两个巨头间的竞争这么简单。要知道根据抖音总裁张楠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抖音日活跃用户(DAU)已经突破2.5亿,月活跃用户突破(MAU)5亿。作为这样涉及三分之一中国人口的大平台,违反微信规则会有微信进行处理,如果一直泛滥技术在内容推荐上的应用,对于部分用户而言将是难言的困扰。
相比之下,微信在这方面就比较克制,例如我们关注某个微信公众号,或者在公众号文章下方留言评论,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运营者还是游客,都不能通过这个渠道直接“加好友”,即使是公众号运营者也只能在后台看到粉丝的昵称、地区、签名相关信息。当然双方可以通过留言自己微信号的方式加好友,就另当别论了。
这是因为微信采用openid机制对公众号生态进行隔绝,防止微信用户被过渡骚扰,也是对用户的隐私保护。站在企业方面,这种隔绝为公众号运营带来了很多障碍,若站在用户角度,这种保护则非常必要。这样的克制,对于用户而言是很好的一种保护,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腾讯产品的商业化节奏。
如果把微信当作“保守”的一极,抖音则是“激进”的另一极。年初围绕抖音隐私的问题,让人联想到去年发生的几件事。
2018年10月31日,南京公安微信账号推送一篇题为《抖音,正在偷看你的生活》的文章,文中质疑抖音有泄露用户隐私的可能,并称抖音在默认将用户推荐给好友,还有可能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分享给第三方。随后,抖音对此进行回应,称其指控失实,或将追究责任。
(《抖音隐私政策》最更新仍停留在2018年10月31日)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此事最终不了了之,无论爆料方,还是抖音都未对进行后续的回应。而更意味深长的是,抖音的《抖音隐私政策》也正在这一天进行更新,天浩在29日晚上七点进行查看时,该条款的更新仍停留在这一天。
2018年抖音和隐私的故事并不止于此,同年7月抖音小程序就曾因存在侵犯用户隐私的风险被腾讯下架,就在同月,印尼政府也以Tik Tok(抖音海外版)对青少年传播不良思想的理由,对该应用进行暂时封禁。
在服务和隐私之间的边界讨论,伴随着整个互联网发展历史,在不断的破界和重塑中,现在的互联网正在向着更符合大众利益的方向迈进。抖音的困惑,也是许多互联网巨头一路走过来遭遇过的难题。只是,在技术和商业的发展上,过往的坑应该是惊醒,而不是新的犯规则的理由。
抖音已成为全民应用,头条更是成长为巨兽,在技术的克制上已不再是同某个平台的交锋,更关乎亿万用户的利益,“长大”的头条应该留出一些时间去学习“敬畏”规则。
巨兽应学会“敬畏”规则
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一直是大鱼吃小鱼,在头条崛起的过程,或主动或被动,与竞争对手的碰撞延续了整个发展历史。正是因为其中的艰辛,无论头条是否真的犯了一些错误,网友都会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只是当新秀成长为巨兽,一而再的去放宽标准,是在无声的支持这种违规正当化,这对于已经无处不在强调对用户保护的现有互联网世界是一种倒退。
在这几年疯狂成长的路上,头条一直同各方势力“掐架”,但并不总是站在正确的一方。
2014年,搜狐以今日头条存在直接抓取复制使用搜狐网、搜狐网手机版以及搜狐新闻客户端里的文章、图片等行为对其进行了起诉。近几年,围绕版权问题,先后有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凤凰新闻、腾讯等公司与头条对簿公堂。而头条一面在应付外界的抨击,一面加紧扶持头条号的策略,最终通过与百余万的头条号作者的共同成长下,逐渐走出当初的阴影,今日头条App再也看不到技术抓来的内容。
不过,在2017年,由于发展微头条,头条又一次采用激进策略。当时头条邀请大V授权,欲采用技术手段直接抓取、同步。随后,微博官方公布了一则社区公告,称某第三方新闻平台(今日头条)在微博毫不知情、并未授权的情况下直接从微博抓取自媒体账号的内容,鉴于其行为性质严重,微博先行暂停了第三方接口,并表示将会依法维权。
时间来到2019年,作为头条系新的流量引擎,抖音同微信的碰撞,不能也简单地将责任归为腾讯一方。仔细回顾这年头条与诸多对手的碰撞,有的确实是很难界定其中过错的一方,而像上文提到的搜狐、微博、腾讯几次“反击”却都站在合理的范畴。
技术出身的张一鸣,总能在互联网世界里找到那个“缝隙”,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依赖缺乏温度的技术,并非是长久之策。就像曾坚持“算法没有价值观”的张一鸣,去年因为“内涵段子”的问题开始道歉,并改口称今日头条要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技术和产品。这已经是一个警钟,当过往的挑战者成长为平台,成长为规则的制定者,去维护竞争的公平性,是头条必须面对的一个过程,也是躲避潜在风险理应思考的问题。
抖音高速发展背后的隐私困扰,正是过于信仰技术,而忽视规则约束导致。以往头条的对手都是平台,用户尚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今涉及侵犯到用户利益,再不收手的结果,将会引起众怒。一百次官司影响不到一个公司的成长,可一旦丧失用户支持,再强大的巨兽也必然瓦解,微信在反思,头条也应该反思。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已拿下移动互联网船票的头条,去“敬畏”规则已经不再是一句建议。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http://www.lucaij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