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占款犯众怒 上市公司上演“宫斗大戏”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微信公众号
1月24日,高升控股九大股东联合提议罢免实际控制人所派的四名董事,上述四名董事多次利用公司名义进行违规担保和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实际上,早在2018年7月,高升控股就曾曝出公司实控人陷入民间借贷纠纷,并引来深交所两份关注函。
近期类似的还有“翡翠第一股”东方金钰实控人陷入债务危机,上市公司也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上市公司大股东种种违规行为,实际上是在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那么应该如何才能有效管控大股东违规行为,对于投资者来说,防范投资风险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大股东占款惹众怒 高升上演“宫斗戏”
△央视财经《交易时间》栏目视频
1月23日,央视财经《交易时间》栏目分析了如何识别大股东占款,1月24日,市场就来了个活生生的案例。
24日晚间,高升控股上演了一场“宫斗”大戏:九大股东联合提议,罢免实际控制人所派的四名董事,罢免的理由是,四名董事多次利用公司名义,进行违规担保和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实际上,在2018年7月,高升控股就曾曝出公司实控人陷入民间借贷纠纷,引来深交所两份关注函。在多次延期回复后,高升控股终于在2018年8月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韦振宇、董事长李耀向关联方提供了3.15亿元的担保,上市公司多名董监高还遭到了深交所的公开谴责和通报批评。短短半年,一个公司接二连三曝出大股东违规占款的事,值得警惕。
大股东占款,就是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侵占中小股东的权益,实际上应该叫做大股东偷窃,或者大股东抢劫。可这样的现象最近在A股市场屡见不鲜。
像红阳能源、东方海洋以及ST冠福,都因为遭到大股东占用资金,近期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
大股东的占款之风日渐抬头,还愈刮愈烈。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不仅金额巨大,而且明目张胆,甚至公开耍无赖,硬拖着不还,有的还将上市公司逼到了退市的困境之中。比如*ST华泽,被大股东当提款机掏空,现在吃了27个跌停板,还在停牌中。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款项问题是股市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大股东的身份,上市公司的很多事务都由大股东说了算,大股东要占用上市公司的款项,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股东占款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对于大股东占款行为,不能听之任之,放任大股东为所欲为,而应纳入到监管的日程中来。
早在2005年11月,国务院批转了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当时在上市公司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清欠活动。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对大股东占款的清欠活动并没有作为一项常规性的监管措施保留下来。
未来,希望把大股东占款问题纳入到常规化监管中,尤其是要对大股东占款问题进行专项的监管,比如,严禁大股东违规占款,在财务报表上对大股东占款问题进行单列处理,要对大股东占款进行问责,以及建立对大股东占款的追讨机制等等。
除此之外,一些大股东的其他违规行为,比如利用上市公司违规担保贷款、重要信息未如实披露等,这些都需要得到有效监管,以此提高上市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机构观点:防大股东占款应关注应收账款
△央视财经《交易时间》栏目视频
近期,央视财经《交易时间》多次盘点部分上市公司违约事件,不难发现,这些公司信用风险暴露的背后往往有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的身影,那么这类违法违规行为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通过一些财务指标尽量避免踩雷呢?
中金公司认为:
“存贷双高”的这类公司需要警惕。部分上市公司虽然账面流动性充裕,但主要通过股票和债券融资而来,后续随着再融资难度的上升,内部现金流容易出现快速恶化。
如果公司账面常年维持大量资金,同时又持续进行债务融资,这就是一种很不合理的情况,意味着公司在账面资金充沛的情况下仍在举债,说明公司财务的流动性状况远没有财报表现得那么优质。
东吴证券认为:
根据统计,近年来民营企业违约数量显著增加,民营企业的基本面风险主要体现为民营股东管理层风险和关联方资金占用两类,前者指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高管存在或可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者有实际控制人变更的风险;后者包括关联方往来占款,以及关联方交易回款较慢两种风险。由于上述两类风险因素导致的违约事件,在近两年显著上升。
此外,应收账款也是参考指标之一
中信证券认为:
企业可以将关联交易纳入应收账款并确认为收入,由大额关联交易构成的应收账款,需要注意,是真实的交易还是大股东占款,或是关联交易,从而判断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此外,还有其他应收款这一指标,根据中信证券的计算,其他应收款/总资产的比例如果超过20%,就值得关注。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http://www.lucaij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