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棉纱提前走淡 市场主体对棉花期货、现货看强的情绪却越来约强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微信公众号
下游棉纱提前走淡,棉花看涨情绪却越来越浓,其实向上的驱动因子并不比向下多,但短期驱动力强弱有差异,关键在于造成涨、跌边际不对称,目前出现阶段性可试探向上突破行情。
库存与价格
近日棉花和棉纱现货价格出现反向走势,在当前公认的消费主导行情下,棉纱价格走弱、成品库存上升,但市场主体对棉花期货、现货看强的情绪却越来约强,现实与预期是否相悖?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棉纱会出现当前的库存与价格状态。传统棉纱行情在清明后小淡一下、五一后再淡一下,本年度棉纱行情其实相对符合传统周期,只是今年缺乏长订单,在清明之前个别品种提前一周左右开始小幅走弱。除了周期外,最终要的原因还是年前提到的,贸易商和坯布厂同比棉纱库存下降,整个产业链维持相对低库存,因此即使2019有所恢复,新年以来订单量还是少于去年同期。同时,没有产能转移计划或者非入不敷出的纺企多数保持正常开机,则在传统淡季周期来临时,纺企的棉纱出现累库存。综合下******情,纺织环节开始步入淡季。
然而,棉花库存阶段性累库存,已经处于常备库存水平,但储备棉轮出按公告时间推算至少延期2个月,同期库存还是相对较低。也正是因为近月内纺企开机正常,所以对新棉采购量明显大于前三年同期,实际的月棉花消耗量也不会再出现明显下降,因此短线的消费端利空驱动力偏弱,棉花走的是供给端逻辑。
当然,若持续出现上下游价格背离,那么纱厂也会逐渐降开机或者转产竞争品,那在综合棉花供给宽松的背景下,棉花价格会更随纱线走势。所以纱线行情在什么情况下会好转:第一,下游订单真实好转或者进入旺季,可是此后2-3个月纺织业是淡季行情;第二,棉花价格足够强,强到改变供需结构,刺激各环节投机库存增加,这种情况短期可行,但会消耗远期订单,长期不可持续;第三,政策引导或者技术变革,这一点不在此多妄言。
驱动逻辑与时间机会
综合上述,棉花当前可讲供给端逻辑。本年度棉花库存结构轧花厂和贸易商分庭抗礼,导致棉花主逻辑还在库存结构上,套保压力和成本支撑并重,低价低等棉、纱在抛储延期后交易重心转移。具体解释:
本年度轧花厂销售进度缓慢,贸易商也严格按照套保计划采购备货,导致一口价资源和点价资源数量平分秋色,这一库存结构就造成期货价格下方有一口价成本支撑,超跌则会加速点价资源消耗、基差上调、现货多头偏好入场接仓单(因为买不到这么便宜的现货),则现货空头离场和现货多头的入场会形成“南疆棉成本支撑”效果,支撑线贴着资金、仓储成本上升。同时,2018年12月后三次下探15000给点价资源提供好的成交机会,上探15600至今只有一次,这让剩余现货多为高成本的南疆棉很难无风险套保,逐渐形成点价资源的无风险增量小于减量,这样就给了期货以脱离成本线抬升的预期渐强。可是,没有套保的依旧在15500+有套保需求,所以造成底部抬升的横盘震荡区间。
可为什么上限抬升得比下限慢呢?这是质量结构变化产生的效果。质量结构变化最主要贡献是抛储延期。前两年3-9月抛储期间,储备棉竞拍成交量近似当期消费的一半,笔者通过3128指数和抛储成交均价平均算得当期近似真实棉价,可见抛储时期纺企的真实用棉成本与3128指数价差集中区在600-700元/吨,2019年抛储延期,也就是说国产棉价格基本接近新棉价格。储备棉用棉纺企多做32s以下的纱线,这正好是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的进口棉纱主流品种,中国储备棉实际作用除了补充国内用棉缺口,还有阻挡阻挡进口纱挤占国产纱份额的作用(东南亚三国棉花无限额进出口,用棉成本和加工费用都比中国低)。
中国2019抛储的延期,原本用储备棉的工厂不得不开始使用地产棉、低价进口棉、低价新疆棉用以补充库存,导致国产棉和进口棉的高低等级棉价差收敛,新年之后低品级棉涨幅大于高等级。国际棉的高低品级棉价收敛除了中国抛储延期驱动,还有上市季节性影响。由于2018年中美贸易战对美棉加征关税,同时增发大量配额,导致中国增量进口外棉,尤其澳棉和巴西棉,导致3-5月国际唯一有供应潜力的就是印度棉,印度棉价年后在中国买盘的驱动下快速上涨,当时进口纱也在高利润的驱动下开始拉涨,一定程度上推动美棉采购订单增加。随着外棉、外纱价格上涨,至3月底、4月初,中国买盘对ICE的驱动力就已经很弱了,不过印度持续调降产量、国际棉可用库存走低,也就是说国际市场本身的缺口驱动显著,继续推涨ICE期棉和印度棉价。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http://www.lucaij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