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瀚资本杨歌谈创业:除了技术,什么都是弱项
2019-08-07 19:36:05来源:搜狐科技编辑:鹿鸣君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星瀚资本杨歌谈创业:除了技术,什么都是弱项
“平台对于投资者来讲,第一它是对冲风险的过程,第二,平台化的模式更容易去规模化。”
“AIoT的驱动一定不是基于C端客户对智能硬件的兴趣而驱动的,这是 错误的,一定是基于系统化驱动。”
“投资里面一定不能使用机械的手段去评价,用公式是没有办法做投资的。”
“对于赛道来讲,很多的情况都是一个短期的热度,所谓赛道,我指的是风口,如果赌这么一个风口,很容易死在宏观面上。”
很少将感性的一面展露在外、具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这是搜狐科技“智研所”在同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的对谈中,可以感觉到的他本人的鲜明个性。
实际上,从对星瀚的管理风格,到对投资逻辑的理解,杨歌强烈的个人性格都渗透其中。他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对自己的要求,第一个是没有短板,第二个是必须有一技之长。”
而这一点,不仅是杨歌对自己的要求,同样也是此前创业经历给他带来的特质。
2004年开始,杨歌刚上大学的时候,他便开始尝试在闲暇时间创业,一直到2013年,一共创办过7家公司。从清欣数学论坛、红外自动热像分析(ATA)系统、到东信康达数字科技、凯业(CAYE)青年精英商业联合汇等等。然而遗憾的是,这7家公司无一例外地都走向了失败。
其中最让杨歌难以释怀的,是花了四年时间做的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据他此前向媒体的叙述,他们当时已经申请到了国家及PCT的发明专利,并且还通过了医疗三证许可证。然而,公司却在2009年遇到资金断裂等问题,被迫关门。
那时杨歌24岁。这次创业经历贯穿了杨歌的大学时光,同时似乎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创业最关键的问题:“除了技术,什么都是弱项。”
“这让我开始恶补各种领域的书籍。”杨歌告诉我们,从24岁开始,证券、金融、市场、法律甚至文学历史都成了他日常攻读的方向。毕业于清华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的杨歌,表示物理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让他能够快速吸收任 领域的知识。
终于在三十而立的年纪,杨歌的第八次创业促成了星瀚资本。
从消费升级到科技应用,从被称为“大陆版诚品”的言几又,到人工智能芯片公司鲲云科技,至今星瀚资本已经在投资场上历炼了四年多的时间,杨歌投出的项目基本都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他最初投资言几又的时候,言几又只有一家店,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全国30多家,而且现在依旧在高调执行着自己的扩张计划,同时即将进入C轮融资。更重要的是,在线下书店大多都惨淡经营的大环境中,言几又是少有已经实现盈利的书店之一,可以说是书店转型综合文化空间的典型成功案例——杨歌投出了一匹逆势而上的黑马。
不同于其他资本公司赌赛道的做法,杨歌认为VC的本质是观察企业的底层价值:“因为对于大的赛道来讲,很多的情况都是一个短期的热度,所谓大的赛道,我指的是风口,如果赌这么一个风口,很容易死在宏观面上。”
当下,深度科技应用是星瀚资本专注的三大投资领域之一,但据杨歌叙述,最终出手的项目并不多,“越是喜欢的东西,越要克制。这是投资者的基本素质”,他表示这是他引以为傲的一点。
杨歌指出,相比于消费公司,对科技公司的技术评判是最难的。由于科技行业转化周期较长,对赛道的预判难度随之增加,这也是星瀚更偏爱平台类公司的原因,平台性质不仅能够有效对冲风险,也更容易规模化。
然而,对于投资来说比较矛盾的一点是,投资人看项目通常看的是背后的“人”,“人”又是否能用一套方法论来评判呢?理性如杨歌,给出的答案也是否定的。“我看人有20多个框架,但到最后决定的时刻,也基本是靠感性。”
这位85后年轻投资人在星瀚资本创始人的角色之外,同时也是英谊资管的创始合伙人。他还是一名讲师,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担任清华大学创业学分课荣誉导师,凤凰学院执行院长。
在同我们的访谈中,他详细阐述了自己不同的投资逻辑和“看人”的艺术。
以下是专访内容精编:
1.搜狐科技:星瀚资本同其他投资企业不同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杨歌:我们最基础的理念——价值投资,这个是和很多公司有所不同的点,价值投资的特点就是我们要从每个公司的商业底层、经济价值底层去判断,我们不会去追风口,不会跟进某些风口去笃定投资某个方向,二是看长期的成长价值,这是一个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有几个大的投资方向——产业互联网、文化消费、深度科技应用。
记者:为什么不按照赛道,而是商业模式来看公司?
搜狐科技:举个例子,2014年我们开始做星瀚资本,我们定了两个方向,一个是消费升级,另外一个是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方向我们在市场里看了绝大多数公司,业内绝大多数的创业者我都聊过,但一单都没有投。事实证明,如果笃定在这个赛道里面是有可能满盘皆输的。
其实在智能硬件之后还有很多方向,对于赛道来讲,其中不少的细分行业都是一个短期的热度,所谓赛道,我指的是风口,如果赌这么一个风口,很容易死在宏观面上。其实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所经历的风口非常多了,如果把这几个风口全都拎出来分别做一只基金的话,坚持到现在还在良性运转的不会太多。
比如像人工智能,非常典型,是不是一个好的赛道?当然是。但是人工智能每次去炒作它的时候,大家对它的认知深度都是不一样的。2016年到2017年的人工智能不够solid(底层),大家对它的认识相对比较浅一点。笃定赛道这件事情本身不是特别理性的一件事情,如果经过长期理性分析的话,那么可能会做赛道的划分,在赛道划分的基础之上再去选择产业特点,然后赛手和他自己的创业项目。
2.搜狐科技:所以可以理解为星瀚比较偏爱平台类的一些公司是吗?
杨歌:对,可以说平台类的,然后渠道整合类的,我们算是比较喜欢投这类的公司吧。
搜狐科技:有没有具体的平台化经营比较好的公司来举例说明一下。
杨歌:拿我们今年投资的一个案例来说吧,这个可能非常典型,叫轻盈科研,它是对于新药研发公司进行资源整合的平台,它为所有的新药研发公司、CRO公司提供大量的病患关系和医院关系,从中去对接它们的这么一个过程。
因为目前来讲,新药研发发展速度特别快,我指的新药研发主要是分子药类和基于基因分析的这套新药研发,比如像CAR—T、PD-1、癌症治疗、癌症疫苗这些方向,这两年有大量的公司开始在这个行业内创业,我们也看了非常多的公司,也有一些公司做得确实不错。但是在这个阶段里面,作为投资者来讲,为什么我们不投资单一药物研发或者单个生物医药类服务公司?第一从这个项目的认知深度来讲,仍然需要再往前走,需要进一步去了解。第二,每一个技术研发过程中,它的难度和风险性都是比较大的。
我们为什么要去投平台?平台对于投资者来讲,第一它是对冲风险的过程,比如当时小米和京东,在2013年到2015年之间,有一个行业竞争的过程,京东选择了以卖场的形式去做,小米最开始的方式是收购公司,这种方式相对来讲它的风险程度就比较大,而小米迅速转型,它知道京东做卖场的这种方式其实是相对来讲风险比较小的,但是京东在这里面扎的已经比较深了,小米又不可能在卖场这件事情上跟它竞争,该怎么办?于是小米做了生态链,通过生态链的方法,把上游的生产、中游的供应渠道、下游的分销渠道进行捆绑式整合,这就是我们说的平台模式。
第二,平台化的模式更容易规模化。垂直公司来讲,要想实现规模化,必须要碰到像英特尔这样的公司——通常叫做产品的特异性能力或者产品的穿刺能力,只有产品的穿透能力非常强,最终才能形成广泛推广。
现在经过互联网升级之后,以单一产品进行穿刺广泛推广的这种模式难度变大了。平台型公司中,云集和新氧是很典型的,今年5月份上市的两个公司。
3.搜狐科技:针对科技公司,投资需要判断其技术水平,星瀚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方法论?
杨歌:评判技术的话,有几个点非常重要,第一,该技术一定具备比较广泛的拓展性,就是最好稍微一转型就能变成一个很大的行业,避免孤立岛技术。第二,对于创业团队来讲,要非常清楚,领先一小步是基础,但是领先半步是商业,你不能每天都做领先两步的事情,有一句话叫做“领先一大步,赔钱三年”,你的企业可能领先,但是如果把过多的精力花在技术的研发上,最后研发成本很多,但生产效率可能很低。当研发差不多之后,专利又无法保护你,或者专利稍微做修改就会被取代,这时候只有技术就完蛋了,就会迅速被别人抄袭。
每当说到这个的时候,我就会给别人推荐一本书《TheInnovators》(《创新者》),它讲了在过去一百年以来半导体到计算机整个发展过程,你会发现真正第一波做基础的人其实没有几个真正把公司做大的,所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真正能够做到最后商业规模化的,都是在技术已经基本上形成产业集群之后,迅速做资源整合,然后平台化运作的公司。所以这种公司我们需要去捕捉,这是很重要的。
当然我们也有投单刀形式的,就是我刚才说的单一产品具备穿刺能力很强的这种公司,也会去投,比如做人工智能芯片的鲲云科技。
4.搜狐科技:刚才您说智能硬件公司星瀚一个都没有投,为什么?当时的想法是怎样的?
杨歌:我对2014年那一批智能硬件是不会投的,但今天的这批和当年有所区别。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很像,它的浪潮有几个波段,人工智能波段很早就开始了,从2000年到2005年就有过一波趋势,那时候很浅,后来最典型的是2017年的人工智能,被炒得非常火,但那一轮还是没有推起来。智能硬件很像,它是分波段的,每个波段之后的下一个波段它的深度和价值含量就会增大。
针对智能硬件这点,其实我们很自豪,星瀚资本定义了这个方向是我们的主投方向但是我们没有投,这是做投资最基础的一个素质,就是你越喜欢的东西越要克制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现在AIoT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AIoT的驱动一定不是基于C端客户对智能硬件的兴趣而驱动的,这是 错误的,一定是基于系统化驱动,就是说5G驱动了整个网络传输,IoT把底层的FRID和信号传输增强。
现在从倾向性来讲,我认为5G会很大程度上改变线上娱乐、线上办公、线上教育、智能家居以及远程医疗这些方向,但是仍然不能一步到位,会有一个提升过程,但是拐点在什么地方?拐点是否能够发生在5G这个区间里面,我们不好说。
5.搜狐科技:投资的方法论是极度理性的,但更多时候,投资主要还是看项目背后的人,那在看人过程当中还能用这样一套方法论去看吗?
杨歌:我对人评判,光框架就20多个,有的框架是市场里面直接给出来,比如MBTI——对于人综合性格的判断,比如九型性格,比如DISC。同时,星瀚有很多自己对人的评价,各个纬度的分析。
搜狐科技:那您的这套方法论有没有或者失误或者因为太过于理性,而错失过哪个好项目?
杨歌:这个东西不叫失误,这些都是辅助你评价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的方法,但是最后敲定还是凭借综合的评判,所以做投资时间长的人都说这是一个艺术。你刚才所说的失误,其实换一个标准词汇来说叫过拟合,什么叫过拟合?就是你过度地使用一些框架来评判人的时候会导致你失去对人爆发能力的判断力。过拟合是投资里面经常出现的现象,也是作为投资经理和公司人才培养的过程经常会发生的问题,也是很多大佬在做投资需要避免的问题。
比如,作为一个学生每天都去练习各种考试题,平时成绩都100分,一大考就60分,这叫过拟合。投资里面一定不能使用机械的手段去评价,用公式是没有办法做投资的。投资只能大概地聊一聊,你是什么逻辑,可能今天会跟我聊一百套逻辑出来,但是说实话,我在真正评判投资的一瞬间,这一百套评判逻辑只是很综合的一个方法。
搜狐科技:可能最后还是有一部分感性的评判在。
杨歌:对,有种直觉在里面。
6.搜狐科技:刚才您有提到产业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星瀚也最擅长消费和科技领域的投资,那您怎样看待科技赋能消费产业融合的过程?
杨歌:如果用一句话评判消费和科技的融合,就是科技和消费融合不要过度。产业互联网的基础是什么?产业信息化。为什么这20年的经济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用互联网驱动了信息化和数字化。当一个行业有标准的信息和交易的时候,这个行业就会得到迅速的提升。
但是这两年出现了大量的过度提升,比如大量的智能化无人零售终端。中国的产供销在全行业来讲,包括一、二、三产业各方面,中国的整体信息和数字化水平在各行业来讲不足30%。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我们最重要的是去做产业互联网的下沉,产业升级的下沉和信息化的普及过程,这实际上是非常值得投资和值得推广的。
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我们把个别的行业进行过度科技加载,比如说我们把所有头部人工智能、科技全都强塞进一种商业模式里面,去做无人零售的话,这时候可能就会出现一个科技饱和和过度的过程。
搜狐科技:所以无人零售可以算是跨的步子有点大的一个例子。
杨歌:在某些行业里面跨的步子有点大。
搜狐科技:您觉得无人零售这样一个赛道它的下一步发展会怎样?
杨歌:无人零售最重要的发展是对无人零售产业终端的上游也就是产供销的数字化。无人零售的基础是什么?商品足够标准、上游的产供销足够系统化,才适合无人零售终端的发展。如果整个无人零售的供应链和分捡环节都处于非标化的过程,那无人零售是意义不大的。
无人零售的前端一个基础就是产供销已经非常的信息化、数据标准化,然后并且形成快速流动,降本增效大量的产业升级已经完成了,才能实现无人零售。
搜狐科技:生鲜电商行业最近过的不太好,您怎样看待这样一条赛道?
杨歌:其实恰好和无人零售的逻辑不太一样,生鲜电商目前来讲是有机遇在里面的,传统的夫妻老婆店和社区门店的这些电商离生鲜行业和无人零售还有非常远的距离。它那时候只不过是一个非标准化的经济体,现在要进行标准化经济体的升级,那么先形成大的社区,然后和电商进行配合,这两年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把生鲜这件事情和社区电商进行结合。那么这里面有很多的逻辑存在。
首先第一点,信息数字化的终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另外一点,在产供销上,信息沟通效率更高了,以前只有前店后厂这种社区电商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现在来讲大量的生产端都可以实现信息数字化,于是它们可以快速地流转,这样就支持了社区团购和社区电商,在这个土壤中去发展。
对于生鲜行业,现在这个阶段属于集成式销售走向分散式销售过程,从盒马鲜生到很多终端的生鲜销售渠道来讲,现在有很大机遇在里面。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http://www.lucaijing.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