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格基金王强 独角兽的光荣与梦想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鹿财经微信公众号
全球现存独角兽数据概览
目前中国的独角兽总体估值在急剧追赶美国的估值,虽然我们数量上现在稍微落后,但在未来的 5-10 年,我认为这个数量占比会迅速地超过现在的占比。
如果我们再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我们来看看独角兽诞生的速度,2010 年全球仅有 1 个独角兽,2011 年是 3 个,在 2017 年和 2018 年进入到了真正爆发期,今年到目前为止就已经产生了 74 个独角兽公司。
在全世界范围之内,独角兽诞生像经济周期一样,具有规律性和可预测的周期性。我们可以预测,接下来中国独角兽的速度会接近甚至追平美国独角兽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独角兽的领域分布来看,中国产生独角兽最多的行业依次是电商、自动化科技、教育、金融科技、软件等。
而对比来看,在美国独角兽最多的领域是软件,to B 的生意在美国是吸引资本最多的行业,也是独角兽产生数量最多的行业。
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产生独角兽第三的领域是教育,而在美国,教育没有出现在前十的独角兽行业中。
这说明中国独角兽整个产业生态和美国有非常大的区别,教育这个版块在未来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中美现存独角兽数据对比
虽然现在教育的各个层次都面临着政策的合规、监管,但是我认为这个大的市场可以吸引足够多的资本。
另外对比来看,中国在 Fintech (金融科技)领域、大数据、安全领域还存在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我们回顾过去 5 年中国企业在各个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数据。
在过去 5 年共有 181 家中国企业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其中现在有 23 家退市了,达到了将近 13%。
剩下的公司里面,还有 58 家目前的市值超过第一个交易日当天市值,这个占比接近 1 / 3,这是很令人兴奋的。
如果这是一个规律的话,最近在港股和 A 股上市的那些新经济公司,即使打回到发行价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如果它的商业经营的实质没有变化,我觉得至少会有 1 / 3 的公司会超过他们 IPO 时候的价值,会在资本市场上放大它的价值。
以史为鉴。我们可以从全球最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从成立到 IPO 以及现在的状况中得到一些启示。可以看出来,互联网公司从成立到 IPO 的时间实际上是越来越短的。
微软从成立到 IPO 花了 131 个月,苹果 56 个月,亚马逊 34 个月,谷歌是 71 个月,腾讯 67 个月,阿里巴巴如果算在美股上市的时间的话是 185 个月,小米 99 个月,拼多多从 2015 年成立到现在不到三年就 IPO 了,速度非常快。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独角兽——光荣与梦想”,现在成为一个独角兽的速度远远加快了。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谁最后可以跑赢或者谁能够持续地增加它的价值。
在此之前,苹果和亚马逊达到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不可思议的市值,超过了一万亿美元,现在跌到了 8000 多亿美元。
这是迄今为止商业史上非常高的估值,阿里巴巴是他们的一半,所以阿里巴巴仍然有空间,至少还有两倍到三倍的期待达到一万亿,我认为是毫无悬念的。
所以从这点来说,中国的这些公司如果能够经过 5-10 年的真正持续的发展,前提是管理和商业的模式是健康的、扎实的,顺应市场需求的,其实这些中国的独角兽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还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值得中国企业家思考的是,当一家公司市值达到一万亿美元,它在这个高度上能够维持多长时间。
在过去的 5 年、10 年里面,独角兽诞生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很多原因。一级市场资本流动充足率是直接相关的,一些公司很容易在成立的 3-5 年里迅速成为 10 亿美元估值的公司。
但是我的问题是,怎么去延续独角兽的生命周期,这是我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
现在很多创业者非常在乎自己的估值,尤其是初始估值,这其实也无可厚非,觉得创办的公司提供的价值是得到了一级市场的认可的。
但是如果倒过来,从资本市场来看,我们 200 多年近现代公司的发展历史,到现在才产生了两个一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现在纷纷跌回了 8000 多亿,投资人的想象空间其实并不是很大。
这里面有一个企业家很少思考的问题,就是把企业放在时间轴上,在资本市场上让它慢慢成长,让资本市场给企业更高、更长远的估值支撑,还是在一级市场上尽早地兑现了大家对于估值的期待。
如果当年苹果上市时就是一百亿美元,现在市值到了一万亿,也就是一百倍的增长,可能很多资本就离它远去了,他们可能会更期待一千倍回报的东西。所以企业家们在其中应该有一个非常理性的考量。
举例来说,按收盘价格来计算——人人网,2011 年 5 月 4 日上市当天市值 66.12 亿美元,最高市值也是 66.12 亿美元,目前市值是 1.12 亿美元。
最近人人网的社交平台以 2000 万美元价格被收购了。七年时间,一个 66 亿美元的公司就变成了一亿市值的公司了。
第二例子是乐视网,对公司本身我不做任何价值评判。
乐视是 2010 年上市,并在将近 5 年之后市值达到高峰,即 246 亿美元,在中国市场上确实是巨无霸。但短短 3 年之内,市值就变成了 17 亿美元,接下来怎么发展我还不知道。
又比如暴风集团,它们在 2015 年上市,上市当天市值 1.99 亿美元,最高市值近 60 亿美元,从二级市场投资来说,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现在市值又回到了不到 5 亿美元。
这些数据引出了很多思考,无论是投资还是做企业,我们追求的到底是哪种曲线?
最后你可能获得的成长曲线,与一开始十分耀眼、充满光荣而最后几乎离梦想很遥远甚至以恶梦结束的状态相比,是完全不一样的。
投稿邮箱:lukejiwang@163.com 详情访问鹿财经:http://www.lucaijing.com.cn